这是宋神宗赵顼开始了军事制度的改革吗?用府兵制取代募兵制?还是临时的应急措施?
曹小强看着手中打听到的消息,在手中反复翻看着,好似想要看出一朵花来。
不管是那种情况,应该都是好事吧,在能保证足够的农田数量,朝廷又提供足够军事装备的话,府兵制比募兵制要好。
这是曹小强的下意识的感觉,军功授田,这大杀器一样的策略,用之,朝廷肯定能打。不过,这策略,可能会让很多其他人不满,尤其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士绅,况且,现在朝廷也没那么土地来支持府兵制。
现在是靠夺取的西夏人的土地,来分田给士兵,朝廷另外再补贴一部分军饷,来实施的这种形式的府兵。
可能这已经不是完全的府兵制了,不过,也许这样募兵和府兵制相结合的制度,比较适合现在的北宋,曹小强不得知,也许这是改革一种尝试。
曹小强在灵州路推行的屯田授田,按照每名军丁分两百亩田。然后第二年开始,军饷就减至原本的三分之一,但是其他所有军用物资。
包括军装,武器,铠甲,军马,辎重物资都是朝廷出。
军饷一下,曹小强没敢减太多,因为灵州路毕竟是前线,一直是属于随时要出战的情况,战备任务很严重。
就这样,还是跟朝廷节省了大量的军费,尤其是安置了大量厢军后。
这些厢军分了田地后,拿到的军饷更少,但是他们基本不用上战场,也就是维持治安,平时除农忙之外,都在轮调着干活。
各种各样的活,以修路,修水利为主。
干活的时候,都是包吃包住,况且伙食也不差。所以除了没有工钱,其他都是灵州路包的。为了伙食这事,曹小强特地交代,并多次抽检后,还经常派弟子过来搞突袭巡查,就怕克扣口粮,虐待民夫,甚至饿死人的事情发生。
李三德和苏轼多少有些不明白,为啥说不用支付其他费用的时候,曹小强脸都很红,实在是,曹小强心里总觉得,自己比无良资本家压榨工人还狠。
曹小强也知道,其实自己已经对这些厢军和抽调的民夫很好了。
服徭役,还是要自带干粮的,古代朝廷压制劳动人民,就是这么狠。
曹小强沉思良久,还是决定给宋神宗赵顼上一份密折,通过李三德给就行,讲述一下,自己认知的府兵制和军功授田。
虽然曹小强也是看的大众化的信息,这些见识可能比不上真正的专家之言,但是希望对宋神宗赵顼,还有目前的政事堂的大佬们,有所启发吧,至少能少走一些弯路。
尤其是唐朝府兵制的衰败原因,曹小强肯定要讲一讲,哪怕这是被他们认为是不成熟的言论也要讲。
写完这些,加了蜡封后,派人送给李三德。安排完这事之后,曹小强就呆呆的坐在书房里。
直到慕容晓芙轻轻给自己捏着肩膀,才回过神来,顺势往后,靠进她的温暖胸怀里,“晓芙,什么时候进来的?”
“来一会了,看你神游天外,就没有打扰你。”慕容晓芙柔声说道。
“嗯,最近,可能太闲了,老在瞎想八想的。”曹小强又恢复了色色的,贱兮兮的样子,“冷落娘子了,夫人要多包涵。”一边调笑的说着,一边抱住了她。
慕容晓芙一时有些措手不及,虽然成亲大半年,一起荒唐的事情做过不少,曹小强热麻的荤话,说过不少,慕容晓芙依然喜欢听,尤其是两人独处的时候,依然犹如少女般,羞涩不已。
况且曹小强现在身处高位,修为强横,都已经阵斩了成名已久的半步宗师级高手了,虽然是垂垂老矣的半步宗师,那也是半步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