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楚王审讯有威仪(2 / 2)

耿老太太朗声道:“楚王殿下,杀人不过头点地,你这帽子太大了,我耿府上下百八十口,没有能力能扛的下这项罪名。你一直在说耿家叛国,可有实证?今日我孙儿带人围攻半日山筑,是为了营救老身和儿媳。怎地救人到了你的嘴里,倒成了叛国了?倒是你身边的这位护卫,是他先将老身,和老身的儿媳绑架至此。谁善谁恶,难不倒不一目了然吗?我看,我们最好还是上官府去分说分说,由应天的府尹大人来判个明白,才合理合法。”

楚轶原本想走个过程,耿家的人毕竟有封号诰命和爵位在身,当场判罪,也不现实,故而问话都不等有明确的回复,就一掠而过,为的是不想在耿老太太这个县主面前落下不分青红皂白就抓人杀人的口实。如今楚轶一听耿老太太这般说,心里明白,这老太太是想诡辩一番了,要是上了官府,审讯问供,调查判刑,这里面程序冗长,时间拖延,届时一切都可能发生,都可能改变,要知道,和耿府交好的李畅,可是清河公主的驸马,驸马背后还站着汉王呢!

楚轶可以确定的是,耿老太太并不知情耿茂和耿天伟所做之事,所谓不知者无畏,故而耿老太太如此理直气壮,楚轶倒也不是太过反感。

楚轶不想和耿老太太作口舌之争,在诡辩上浪费时间和精力,直接对耿茂道:“耿茂,你不说话,也没用。该调查到的,我都查的一清二楚。之所以在这里和你们费这般口舌,只不过走个过场而已。既然你们父子的嘴比骨头硬,那本王就不浪费时间了。来人,即刻启程,押往北京。”

耿天伟听到楚轶的安排,顿时挣扎起身:“我不服!你这是私设公堂。本朝律法有明文规定,唯有官府可以定罪。你身为王爷,也不能无视这条律令。我要上告官府,我要申辩,我们没有通敌叛国。何况,我祖母乃是皇上亲封的县主,诰命在身,我耿府乃是先帝亲封的息烽男爵。怎能凭王爷的一面之词,就定了罪?我不服,我不服!”

楚轶身子前倾,一手支膝,上位者俯视下位者的压迫感一下子就上来了:“耿天伟,你也太过天真了。定你们的罪,无需官府衙门。你看看你的周围是什么人。”

耿家的三人不自觉地环顾四周,尽是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手持火器的锦衣卫。耿家三人顿时泄了气:锦衣卫,朝廷的一把利刃,上可收割高品阶大臣的脑袋,下可在各级行政管辖区,独立行事,不守各地官府衙门的管辖和钳制。当今天子,几征漠北,北京的锦衣卫调配权,由太子殿下全权负责。楚轶一个小小的藩王,能指挥这么多的锦衣卫,可见太子殿下对楚王的信任。

楚轶沉声道:“昔年泉州蒲氏被诛,皆因导元倾宋。你祖上有蒲氏血脉,当年太祖皇帝诛杀泉州蒲氏时,耿家侥幸逃过一劫,你们不会以为此事就没人知道了吧?如今耿家里通外国,若是没有确凿证据,本王会弄出这么大的阵仗?好了,废话不多说了,来人!”

楚轶说完,笑尘就带头上前将耿茂父子架起来,送上了早就准备好的囚车。

“县主,本王无意为难于你。我会差人将你送回耿府。等候太子殿下的定夺吧。”说完,楚轶站起身,宽大的衣袖一挥,便离开了。

熊琪跟在笑尘身后,帮忙将耿家父子弄上囚车,他带着疑惑问道:“这么明目张胆的押解进京,不怕有人来劫囚车吗?”

笑尘解释道:“这次进京,由这么多锦衣卫压阵,谁敢来。而且,刚才王爷跟我说了,进京的阵仗越大越好呢!一个耿家,能顺势钓出不少小鱼小虾呢。”

熊琪挠挠脑袋,面上恍然大悟:“啊,对哦!这招我知道,引蛇出洞嘛!”

笑尘笑着道:“想不到老熊也会分析思考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