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中年不易(2 / 2)

她在中学时学习成绩很拔尖,高中就考入了重点班。她文科比较好,高考时候就考了法学,打算日后做大律师,继承父亲的衣钵。她的父亲之后从体制内出来了,自己开了律师事务所在当地,小有名气。

林丽曾经在她朋友圈看到她发的她父亲的照片和律师事务所,一看就是实力不错。她的父亲保养很好,看上去很年轻。大学时,有次暑假,林丽坐火车回武汉,在车上居然在同个车厢遇到了这个班长。非常巧的是,他们俩的座位就是相邻的。两人已经有几年没有见面,感觉很亲切。

她们俩一聊才知道,都在武汉读大学,林丽在华师,班长在中南政法财经大学读法律。两人一见如故。到了半夜,火车上的空调特别冻,两个女生 都是穿着比较单薄,没有带外套。她们俩就把窗帘拆下来盖在腿上,挤在一起,就这样挨到了天亮。到站后,这个班长有人来接,是个年纪相仿的男生。她大大方方地和林丽介绍,这是她的男友杨峰,是同个班的同学。男生礼貌地和林丽点了下头。随后林丽就和他们分开了,自己去坐了公交车回学校。

从那之后又过了三四年,中间林丽在湖北的一个二线城市工作了两年,随后又辗转去了上海工作一年多。因为在上海发展不太顺利,就想要回到离家比较近的地方。林丽当时在上海感觉收入太低,竞争很激烈,一直都没有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她看到了招聘网站上有深圳的报社招聘,就投了简历。

林丽那时候还挺执着,不想从事地产营销工作,还幻想着能进入媒体工作 。不过投了简历石沉大海。她试着联系在深圳的同学,一个在做贸易工作的同学建议她到深圳发展,这里机会比较多,对年轻人比较友好,而且不排外,离家也不远,过年回家近很多,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气候很宜人。

林丽动心了。她在筹备着回南方工作。当时想着如果去深圳,她希望是就定居在这个城市了,不想跳来跳去,漂泊来漂泊去。她就想安定下来。有同学告诉她,这个班长在深圳还发展不错。当时林丽在qq和班长说,她打算到深圳找工作。能不能去她那里借住一晚?

这个班长回绝了她。班长说,她最近花销比较大,前不久妈妈才离开深圳,她不太方便给林丽借助。林丽也能理解,在大城市里的花销都是挺大的。林丽终于从母亲那里得知有个大表哥在深圳龙岗做生意好些年了,可以去他家借住。于是,林丽联系了表哥,并且把行李托运。

办好了这些,她才踏上了来深圳的路。到了深圳找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她找了大半个月,还没有面试的机会。那时候网上招聘还不普遍,更多的是到人才市场现场找。她就每天从龙岗到市里,坐上公交,来回花个八块十块的交通费,到人才市场找机会。

在找工作过程中还认识了一些朋友,大家互相交流找工作的心得和面试的秘诀。终于在快到一个月的时候,她接到了第一家地产公司的面试电话。她过去面试才知道那个部门新成立的,领导很宽容,让她选择是继续做回招商工作还是选择策划工作,林丽当时就选择了策划工作,愿意从助理做起。因为她觉得策划的含金量更高,更全面。但是就要忍受领固定薪水的煎熬,慢慢晋升。

她就这样入了这个公司。做助理时候,税前工资2800元,每个月都要安排好支出。她那时只管努力工作,很少社交。和老同学们更多在网上交流。这样过了几年,她和班长没有见过面。只是在线上知道她结婚了,生了个儿子。她的先生就是她大学时候的那个男友。

林丽看着她qq空间的分享,感觉她生活还挺幸福的。那时候林丽和另一个同学联系比较多,从那个同学那里也得知一些班长的近况。不过林丽一直没有主动联系班长。

直到2014年后,林丽从事了保险的业务工作,她开始全方面地整理以往的人脉。这时候才和班长多了一些互动。她得知班长在大型的股份制银行工作,做风控,发展还不错。她的工作很稳定。到了2018年左右,有一天,突然看到班长在微信里问她:“丽丽,你做保险,认识的人多,你帮忙留意一下36-50岁的男性,离异或者未婚的都可以。”

林丽在微信上回复:“是要给谁介绍男友吗?要什么条件呀?”

班长说:“给我介绍,人品好就行。”

林丽很狐疑,给她发了个表情,问:“开玩笑吧?你家庭这么幸福。是给闺蜜介绍的吗?这个年龄段单身的男人好像我认识的不多呀。”

班长肯定地告诉她:“就是我。我已经离婚了。孩子跟着他爸爸。”

林丽难以置信地说:“这么遗憾,我之前还挺羡慕你家庭很幸福呢。”

班长说:“一言难尽。现在自己得了抑郁症,孩子就没有跟我。离婚的时候,前夫净身出户了。”在此之前,林丽听说过班长的老公自己创业开了公司,前两年还在她朋友圈看到他们一家人去国外海边度假,那时候她老公头发秃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