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辈见过柳先生。”
柳庄景半百之龄都没有的人,在余贤娩面前,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后辈了。
“小友在这水云宫中住的可还习惯?”
“水云宫神府之地,晚辈居此仙贵宝地,福缘深厚。”
余贤娩微微一笑。“那就好。”
“说起来小友在写书,到也能算是文脉之中的一员了。”
余家众人里面,柳庄景最怕的就属大姐余初清和二姐余贤娩,此时见到大祭酒出现,本就紧张局促无比,现又听到大祭酒说这话,柳庄景心中又是一凝!
天下文脉,可不是说是个读书人就能当文脉中人的,大祭酒这话,明显是高看自己了!
可若只是简单的高看还好,若是大祭酒言不在次,以褒代贬的话,那才要命!
“三岁小孩搭建的三尺泥楼,那里能建设高才剑招的神府仙宫相提并论,晚辈的三脚猫功夫,花拳绣腿都算不上,顶多就是自娱自乐,那里有资格入文脉。”
“哦?那照小友这么说,小友你与我弟弟说的那些道理,岂不都是邪门歪道了?”
闻言,柳庄景神色骇然时,立即跪地不起!
“晚辈绝无此心!”
见身前的年轻人被自己的话吓到,余贤娩依旧面不改色。
“柳庄景,你知道学宫中最优秀的三个年轻弟子叫什么名字吗?”
虽然不是学宫中人,不过关于稷下学宫这座天下文脉祖地中的事情,柳庄景还是了解一些的,而此时余贤娩所说之人,柳庄景刚好都知道。
“前不久的大考之中听闻学宫中有三个前辈大放异彩,惊艳独绝,分别名为周洁圣、杨汝琼、何芳生。”
身前站着的乃是天下最为聪明的人,便是如今大乾帝国中的国师,也是谦虚的自叹一句,后起之秀,擎于四方八土,所以此时的柳庄景可不敢和大祭酒耍什么小心思,只是知道什么说什么。
听到柳庄景说出三人的名字,余贤娩微微点头。
“你知道他们优秀,那你可知道他们为何优秀?”
柳庄景依旧不敢探头,只是双手呈请礼之势稍稍越过头部。
“恕晚辈无知,并不知晓。”
“他们三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各自皆有自己的道。”
“何芳生的道是存在即合理。”
“周洁圣的道是万物皆虚,万物皆允。”
“杨汝琼的道是为天地立心,为人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余贤娩娓娓道来,然而口中所说的三者之道,每一句话都如同天音一般久久回荡在柳庄景的脑海中。
柳庄景听不懂,但柳庄景大为震撼。
“事情不做便不做,既然做了,那就要有始有终,毕竟圣之一字,可不是随便叫的。”
“晚辈受教了!”
听到柳庄景这话,知道柳庄景已经了解自己的意思之后,余贤娩也没有再多说。
“我小弟只是一个上万岁的孩子,你对他不用太过严谨。”
“晚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