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滴塑料油的危害及安全操作指南(2 / 2)

3. 空气污染:塑料加热释放的有害气体,如氯化氢、苯、甲苯等,排放到大气中会严重污染空气。这些气体不仅降低空气质量,导致雾霾等恶劣天气频发。雾霾是一种由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组成的混合污染物,它会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交通事故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在雾霾天气中,人们出行需要佩戴口罩,否则会吸入大量的有害颗粒和气体,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同时,这些有害气体还会参与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在阳光照射下,它们与大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更有害的二次污染物,如臭氧等。

高浓度的臭氧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极大。它还会损害植物的叶片组织,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植被受损。植物的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臭氧会破坏叶片的细胞结构,使叶片出现斑点、枯萎,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导致植物生长缓慢,产量降低。此外,空气污染还会对建筑物、文物古迹等造成损害,加速它们的老化和腐蚀,缩短使用寿命。例如,酸性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酸雨,会腐蚀建筑物的表面,使建筑物的外观受损,结构强度降低。

三、正确且安全的操作方法

(一)操作前的准备

1. 选择合适的场地:操作滴塑料油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专业工作间或配备完善通风设施的通风橱是最佳选择。在工业生产的塑料加工车间,通常安装有大功率的通风管道和先进的净化设备。通风管道就像一条条巨大的“呼吸管”,将加热塑料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时抽出,通过管道输送到室外。净化设备则运用吸附、过滤、催化燃烧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对有害气体进行层层处理,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后再排放到大气中,最大程度减少对操作人员的危害。例如,活性炭吸附装置可以有效吸附苯、甲苯等有机污染物,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能够将这些有机污染物吸附在其表面。催化燃烧设备能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使有害气体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燃烧反应,从而实现无害化处理。

通风设施的设计和安装需要根据车间的面积、设备数量、有害气体产生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通风管道的直径、长度和布局要确保气体能够顺畅地流动,避免出现死角和堵塞。风机的功率要足够大,能够提供足够的抽气能力,保证车间内的空气能够及时更新。同时,通风设施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例如,定期清理通风管道内的灰尘和杂物,检查风机的运转情况,更换损坏的部件等。

2. 佩戴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齐全专业防护装备。防护眼镜要具备防冲击、防飞溅功能,其材质通常采用高强度的聚碳酸酯,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能够有效防止塑料油溅入眼睛,避免眼部灼伤或其他伤害。防护眼镜的镜片要经过特殊处理,具有防雾、防紫外线等功能,确保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能够保持清晰的视野。防护手套应选用耐高温、耐腐蚀的丁腈橡胶手套,这种手套不仅能抵御高温塑料油的烫伤,还能防止塑料中的化学物质侵害皮肤。丁腈橡胶手套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磨性,能够让操作人员在工作时灵活操作,同时不易破损。

口罩要选过滤效率高的N95型,其独特的静电吸附原理,对微小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过滤效果好,可有效阻挡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N95口罩的过滤层由特殊的纤维材料制成,能够过滤掉空气中95%以上的非油性颗粒物,包括有害气体分子和粉尘颗粒。防护服需具备防火、防腐蚀、透气等多种性能,通常采用特殊的纤维材质,如芳纶纤维,既能有效防护塑料油和有害气体的侵袭,又能保证穿着的舒适性,让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能够自由活动。芳纶纤维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防护服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便于穿脱和活动,同时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其防护性能。

3. 检查设备和工具:对加热设备、滴塑工具等要进行全面细致检查。加热设备的温控系统是关键,确保其精准可靠,能准确控制加热温度。可以采用高精度的热电偶传感器来测量温度,热电偶是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温度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温度。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时调节加热功率,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塑料分解产生更多有害气体,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安全事故。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温度值和热电偶反馈的实际温度,自动调整加热设备的功率,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

滴塑工具,如滴嘴、注射器等,要保证完好无损。滴嘴不能有堵塞或损坏,否则会影响滴塑精度和流畅性,进而影响滴塑效果和操作安全。在检查时,可以通过注入清水模拟滴塑过程,观察滴嘴的出液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如果发现滴嘴有堵塞,可以使用专用的清洗剂进行清洗,或者更换新的滴嘴。同时,要检查滴塑工具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松动、脱落等情况。对于加热设备,还要检查其加热元件是否正常工作,电线是否破损,接地是否良好等,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塑料熔点和热稳定性各异,必须严格按照塑料特性精准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以聚乙烯(pE)塑料为例,其熔点一般在100 - 130c,加热时温度不宜超过150c,且持续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塑料易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以聚乙烯(pE)塑料为例,其熔点一般在100 - 130c,加热时温度不宜超过150c,且持续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塑料易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当温度超过150c后,聚乙烯分子链的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化学键开始断裂,会分解产生低分子的烯烃类物质,这些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仅会造成污染,还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在加热过程中,要使用高精度温度计、温控仪等测量工具实时监测。可以将温度计的探头直接插入塑料原料中,获取最准确的温度数据。同时,温控仪可与加热设备连接,设定好温度上下限,一旦温度超出设定范围,能及时发出警报。例如,当加热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温度异常升高时,温控仪便会启动警报系统,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处理。一旦发现温度异常,如温度过高或升温过快,及时调整加热设备功率或采取其他降温措施,如通入冷却气体、降低加热电压等。通入冷却气体时,要注意控制气体流量和温度,避免因冷却过快导致塑料凝固不均影响成型质量;降低加热电压则需根据设备的额定参数逐步调整,防止电压骤降损坏设备。

2. 规范滴塑操作:滴塑料油时,要保持滴嘴与模具或目标表面适当距离和角度。一般距离控制在1 - 5厘米,角度根据具体需求在30° - 90°调整,避免塑料油滴溅出。可以通过在操作台上设置刻度标识,帮助操作人员准确控制距离和角度。刻度标识要清晰、准确,定期进行校准,确保其可靠性。同时,通过调节滴塑设备压力或流速,精准控制滴速,均匀滴塑,保证塑料制品成型效果。制作复杂形状的塑料制品,如精细纹理或独特造型的饰品,要提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等设计好滴塑路径和顺序。在cAd软件中,可以模拟滴塑过程,提前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优化,确保操作准确高效。通过模拟,能直观看到塑料油在模具上的流动和堆积情况,据此调整滴塑参数,如改变滴速、调整滴嘴移动轨迹等,使最终产品达到理想的形状和质量要求。

3. 避免塑料油与其他物质混合: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塑料油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塑料油不能与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接触,否则可能引发剧烈氧化反应,产生高温、爆炸等危险。以高锰酸钾为例,它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与塑料油接触后,会迅速夺取塑料分子中的电子,引发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释放大量热量,导致温度急剧升高,从而引发爆炸。也不能与强酸、强碱等物质接触,以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气体或导致塑料油性质改变。比如,塑料油与强酸接触可能会使塑料发生降解,释放出有害的小分子物质;与强碱接触则可能导致塑料的结构被破坏,影响其成型性能。存放塑料油和其他化学试剂的容器要严格分开,并贴上清晰醒目的标识,注明物质名称、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等信息。例如,在存放高锰酸钾的容器上,贴上“强氧化剂,严禁与塑料油接触”的警示标签,避免误操作。同时,在操作区域设置专门的存放架,将不同类型的化学试剂分类存放,进一步降低混合风险。

(三)操作后的处理

1. 清理工作场地:操作结束后,要及时、彻底清理工作场地。将剩余塑料原料妥善保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可以使用专门的原料储存柜,将不同种类的塑料原料分类存放,并做好防潮、防晒措施。原料储存柜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通风性,防止塑料原料受潮变质或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性能变化。对于废料,要分类收集,可回收的塑料废料,如未受污染的边角料、次品等,送到专门回收机构再生处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不可回收的废料,如受严重污染或无法再加工的塑料废弃物,按照危险废物处理方式,交由专业危废处理公司进行安全填埋或焚烧处理,避免随意丢弃污染环境。在废料收集时,要使用专门的废料桶,并贴上相应的标识,便于后续处理。废料桶的材质要耐腐蚀,能够承受废料的重量和化学性质,防止泄漏。

2. 清洁设备和工具:对加热设备、滴塑工具等进行全面清洁,去除残留塑料油。可使用专门的塑料清洗剂、溶剂等清洁剂,搭配刷子、抹布等工具清洗。但要注意清洁剂选择,避免使用对设备和工具造成腐蚀或损坏的清洁剂。例如,对于金属材质的滴塑工具,不能使用酸性过强的清洁剂,以免腐蚀金属表面。清洗后的废水含有塑料残渣和化学物质,不能直接排放,要收集起来集中处理,通过沉淀、过滤、中和等工艺,去除有害物质后再排放到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在工作场地设置专门的废水收集池,将清洗废水统一收集处理。废水收集池要做好防渗漏措施,定期对池中废水进行检测和处理,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环保标准。

3. 个人清洁:操作人员完成操作后,要及时更换工作服,将工作服单独清洗,避免污染其他衣物。进行全身清洁,包括洗手、洗脸、洗澡等,使用温和清洁剂,彻底去除身上可能残留的有害化学物质。尤其要注意清洗手部、面部等暴露部位,防止有害物质通过皮肤吸收或误食进入人体,保护自身健康。在清洗时,可以使用流动的清水和专用的洗手液、沐浴露,确保清洁效果。洗手时,要按照“七步洗手法”,仔细揉搓双手的每一个部位,确保双手彻底清洁;洗澡时,要全面冲洗身体,特别是容易接触到有害化学物质的部位,如颈部、手臂、腿部等,避免有害物质残留。

滴塑料油在手工制作和工业生产中虽有一定应用价值,能为我们带来便利和经济效益,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潜在危害,严格遵循正确、安全的操作方法。无论是大规模工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手工制作,都要将安全和环保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塑料加工便利的同时,切实保障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从每一个细微操作细节入手,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绿色的生活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