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家脉恒昌(2 / 2)

少年在成长路上继续大步前行,不久后又迎来了一场全省规模的科技创意大赛。这一次,竞争更加激烈,对手来自各个学校的精英学子,项目也五花八门,涵盖了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少年深知这场比赛的分量,为了准备参赛作品,他常常在实验室熬夜,查阅大量资料,反复测试改良。

晓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深夜,她都会悄悄走进少年的房间,为他披上一件厚外套,轻声说:“宝贝,别太累了,身体要紧,要是困了就早点睡会儿。” 她的眼神里满是心疼,把一杯热好的牛奶轻轻放在桌上,又默默把杂乱的资料整理好。

小宇也放下手头繁忙的科研任务,专门抽出时间陪少年探讨项目细节。他看着儿子画满图纸、写满笔记的桌面,既欣慰又感慨:“儿子,这次比赛挑战不小,但你要记住,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当年我遇到难题,就会把问题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逐个击破,你也试试这个方法。” 他的语气里既有鼓励,又透着为人父的深沉关怀。

女儿和女婿同样全力以赴。女儿发动身边的朋友、同事,四处打听相关领域专家的讲座信息,带着少年去聆听学习,拓宽视野;女婿则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联系到几位业内知名人士,为少年争取到宝贵的线上指导机会,助力他完善作品。

比赛当天,全家人都起了个大早,为少年准备早餐,帮他检查比赛要用的设备和资料,千叮万嘱。林晓紧紧握着少年的手,目光坚定:“孩子,别慌,太婆在家等你胜利归来。咱家经历过那么多风风雨雨,这点挑战不算啥,你一定行。”

赛场上,少年带着家人的期望与支持,沉着应对。他展示的作品是一款结合了人工智能与环保理念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不仅创新性地解决了当前垃圾分类难题,还具备极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在演示过程中,系统精准快速地识别各类垃圾,自动分类投放,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答辩环节,少年更是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口才,清晰明了地回应评委质疑,阐述项目前景,让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当比赛结果公布,少年荣获一等奖的消息传来,全家人激动得相拥而泣。那一刻,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化作了最甜蜜的回报,家的温暖在这喜悦中愈发醇厚浓烈。

少年带着荣誉与成长,继续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凭借出色的成绩和竞赛成果,被国内一所顶尖高校的王牌专业破格录取。离家求学那天,全家人帮他收拾行李,满满的不舍溢于言表。晓妍红着眼眶,将一副亲手编织的手套放进箱子,哽咽着说:“宝贝,北方冬天冷,戴上这个,别冻着双手,好好照顾自己。” 女儿递上一个装满家乡风味小吃的包裹,“儿子,想家了就吃点儿,这些都是你从小爱吃的,在外面要吃饱穿暖。” 女婿拍了拍少年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在大学里要继续努力,要是遇到什么困难,随时跟家里说,咱们永远是你的后盾。”

林晓紧紧拉着少年的手,目光中满是慈爱与牵挂:“孩子,出去闯闯也好,记得常回家看看,太婆在家盼着你。” 那目光仿佛是一条无形的线,无论少年走到天涯海角,都能感受到家的牵引。

在大学期间,少年如鱼得水,凭借扎实的知识功底和对科研的执着热爱,迅速融入学校顶尖的科研团队,参与一系列国家级前沿科研项目。每次与家人视频通话,他都兴奋地分享团队的新突破、新发现,眼中闪烁着梦想的光芒:“爸爸妈妈,太婆,我们团队研发的新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上有了重大突破,要是推广应用,能让电动汽车跑得更远、更稳定,对环保事业意义重大呢!”

家人在屏幕这头,聚精会神地倾听,脸上满是骄傲与欣慰。晓妍时不时叮嘱几句:“宝贝,注意身体,别太累了,科研重要,身体更重要。” 女儿和女婿则会给予一些专业上的建议,帮助少年更好地成长。林晓总是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对晚辈的信任与期许:“孩子,好好干,太婆相信你。”

岁月悠悠,林晓一家在风雨兼程中,用爱与坚韧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他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在顺境中共享喜悦,家始终是他们最强大的后盾,是心灵的栖息之所。从懵懂少年到有志青年,每一个成员都在成长中为这个家注入新的活力,让这份家的温情穿越岁月,代代相传,永不落幕,向着未来的漫漫征途,继续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