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解决机甲动力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他方面做的再好,没有相匹配的动力储存器,也是白瞎。
在雷助理介绍完设计方案后,唐欣对大家说了一句,“有什么疑问可以现在提,过时不候。”
研究员在这次会议上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对院长提出疑问,“院长,空中单兵机甲用什么能源?”
“会采用多种动力源,比如液态电池、微型核反应堆、太阳能充电和机械能收集等方法都有可能成为动力支持的选择。
这些动力源将为机甲提供持续的能量,使其能够在长时间内执行作战任务。”唐欣已有想法,但是没有具体的实验数据。
提供唐欣的设计方案,再次的研究员都清晰的了解了这份设计方案,并对单兵作战机甲的作用有了深刻的了解。
接下来,大家又提到了几个问题,唐欣也一一解答。
别看作战机甲没有空天母舰的个头大,但它所涉及的科技领域也是非常繁杂的,因此这个实验项目也有很多的研究员加入。
唐欣离开后,再会议室里的研究员没有离开,他们自己先聊了起来。
周蓉问机器人实验室的老李,“你怎么看?”
老李想了想才说出他的意思,“我觉得单兵作战机甲作为未来战争的一项重要技术,将对战争产生深远的影响。
它的出现将赋予士兵更大的防护能力和战斗力,改变战场格局。
战斗机甲的出现会为人类创造更安全、更有效的战争方式。”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要想要实现真正的单兵机甲还需要克服技术挑战,
虽然院长提供了设计方案,但是如动力源、操控系统和人机交互等方面,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研究。”
一旁的老曹也提出了他的想法,“最新型的战斗机甲,代表了目前最前沿的枪炮科技水平,是完美的单兵作战机甲武器。
院长设计的类人类机甲设计契合人体操纵逻辑,
自带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可快速分析战场情况,
并可在驾驶员异常的情况下接手自动战斗。
多战斗形态应对复杂战斗环境,
配备的无人机可及时为战斗机甲提供能量补充、防护盾保护以及有效杀伤,
院长的设计方案很好很优秀,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但是我担心我们无法完成院长的期望。”
“是啊,我也有这个担心。”另一位研究员提露出担心的眼神。
“你们呀,就是想太多了,院长既然把这个设计方案拿出来,就说明她有把握能做到,你们什么时候看到院长做没把握的事情。”最后还是老罗说了一句话才使得大家想通了。
“也是啊,有院长在,我们担心什么。”
“过去各国为单兵研制出了便携式反坦克导弹、RpG、大口径迫击炮、反器材步枪和狙击枪这样的大火力武器,
但在进入智能网络时代后,战场上开始出现各类智能装备,
我们真要是能研制出作战机甲,那可是真的一件载入历史的事情。”
“哈哈,老曹,你想的可真美。”
“我还不能想想啊,院长的设计方案里所用的材料都是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和特种金属制成,
非常坚固轻巧,一口箱子便能全部装下,可以随身细带。
有一些车辆到不了的地方,空中作战机甲全部能到。
比如山坡,山顶,高原,沼泽和水网地带这样的区域。”
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尤其是对于受伤的战士来说,更是如此,也许短短一分钟就能多抢救一个受伤的战士。
这款空中作战机甲还可以在战场上轻松携带大量的医疗物资,可以随时展开抢救,把来回取消和伤员后送抢救的时间节约下来。
“院长方案里的设计比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的性能还要强,比如外挂诸如红外成像仪,微光夜视镜等,配备的能源匣可以支持机甲拥有全天候作战能力。”老李也是仔细听过课的人,他的观察真的很仔细。
大家都知道青藏高原的含氧量比平原地区少40%,这导致人的负重能力会比平原地区下降很多。
战士能够携带的物资是有限的,但是,在战场上,战士们还需要带上头盔和防弹衣,这样一来负重的压力就非常大。
而这款空中战斗机甲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大幅减轻战士们在青藏高原行军,还安装了一个制造氧气的小装置,可以随时为战士提供充足的氧气。
第二项功能可以用来携带其它物资或者持枪进行警械。
最大程度了降低了由于人员受伤对整个战斗的控制,
即使踹带机甲的战士受伤,还可以开启战斗机甲的自动作战模式。
并结合实验室研制的智能机器狗、无人机,它们可以帮助战士搬运装备,执行排雷、通讯协助以及火力支援等任务。
两者结合后可以减轻部队军人的负担。
大家现在聊的热火朝天,也是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战斗机甲的了解。
之后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他们也能顺利进行交流。
战斗机甲项目正式开始,大家都充满了干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