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个月过去火箭发动机也已经研制成功,并运送到试验台站进行测试。
整个试验站是由组合件试验台、发动机试验台、高空模拟试验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推进剂和能源供应系统以及消防、环保等辅助部门组成,火箭试车台多个部门组成。
发动机的组件推力室、涡轮泵、活门等,会进行试验的专用设施,试验台规模不大,设备比较简单,也叫组件试验台。
火箭发动机整机进行点火试验的专用设施被称为发动机试验台。
建设这些试验台之前,设计师就根据发动机类型和大小,把试验台分为多个种类,每个类型的尺寸也不一样。
垂直试验台多用于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水平试验台多用于小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发动机。
试验台一般为敞开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轻型活动屋顶。
推进剂贮箱间、控制间、配气间、测量间等均为钢筋混凝土防爆墙……
发动机试验台一般由推力架、推进剂供应系统、供气系统、控制系统……
高空模拟试验台在地面上模拟高空条件进行发动机热试验的专用设施,主要还有高空模拟试验舱,抽空泵机组、蒸汽引射泵抽空系统……
模拟高度一般要求不低于45公里。
唐欣也参与了这个研究项目,不过,她没有在现场主持试验内容,而是在测量和数据中心观看试验过程。
测量和数据处理中心里设有大容量、高精度和自动化的测量设备,可对推力、压力、流量、温度、振动、应变、转速等参数进行远距离测量,并由计算机进行巡检和数据处理。
发动机已经被送到试验站那边。
是对火箭发动机及其组件进行各种冷、热试验的场所。
实验台那边先是进行了性能可靠性试验。
郭广德他们在结构状态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多台发动机试验,数据中心这边获得足够性能参数的子样。
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对发动机性能是否满足要求作出评定。
必要时对发动机作适当修改,再次重复试验直到性能满足要求。
然后是进行环境模拟试验。
张兴国带的小组在模拟真实环境条件下进一步检验发动机。
先是测量发动机在高空环境下的性能,并考验工作的可靠性。
然后是检测在规定条件下长期贮存后,发动机是否还能满足使用要求。
再是考验发动机经过长途运输后,那些功能还能否正常使用。
还有就是模拟火箭飞行时产生的振动环境下发动机进行振动试验;以及检验发动机对各种温度环境的适应性。
这些实验全部完成之后,还会根据验收试验大纲对发动机的所有技术指标作全面考核,以考核结果作为验收发动机的依据。
若是发生问题,可以及时时更换元件,使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这些在这些实验无比完成之后,唐欣就把实验资料送去了火箭研究院,请他们加紧研制出来,进行其他实验。
实验数据和资料都已经送到火箭研究院那边,柳老他们有了完整的数据,火箭研究院的工作进展很迅速,
在完成一架火箭后,就开始进行火箭地面试车,
并通过飞行器的飞行试验,对发动机作出最终评定,还有故障分析。
唐欣虽然没有跟去,但是安排了老潘带着几个研究院过去帮忙,主要是担心出现故障,有老潘他们在,出了故障也可以及时抢救。
随着时间的流逝,唐欣所设计的太空中转站所需要的零部件和系统都完成了大半。
她现在还在努力攻克最后两个难关,一个是太空金属缆绳,比航母同的缆绳还要耐用,主要挂机用的,还有一个是能源问题。
光靠太阳能是无法完成那些庞大的工作任务,必须还有其他能源进行辅助。
对缆绳的研究,唐欣没有插手,她直接交给了材料研究实验室。
这次唐欣没有提供任何实验数据和资料,就看材料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员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