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研制热控系统的研究小组也不由点了点头,把院长的提醒记在了心里。
唐欣又道,“常娥三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外部都覆盖有多层隔热组件,这些隔热组件是双向隔热的,既能防止热量向内传递,也能防止热量向外泄漏……”
研究员也听明白了,简单来说就是针对白昼需散热、月夜需保温的需求,通过可变导热管安装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月球着陆问题,我们也要重视起来,众所周知,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常娥三号是无法使用降落伞来减速着陆器,只能用发动机喷气反推。
这就需要动力工程实验室负责研制一种大推力的反推发动机,使着陆器能够通过发动机的喷气反推来减速,并逐渐靠近月球表面。
动力实验室的研究员都收到了院长的视线,纷纷点了一下头表示他们明白自己的任务。
唐欣又继续道,“常娥三号需要激光测距仪和测速测距雷达来进行定位。
由于无法精确获知月球表面的具体环境,因此常娥三号虽然到时候会由地面控制中心指挥,但是着陆器也得具备一定的自主避障功能。
虽然在减速和悬停过程中着陆器会进行判断和决策,但是悬停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推进剂,因此不能太长时间地悬停……”
唐欣停下休息一会儿,但是大家也在想着她所讲的话,为了着陆顺利,就需要精确地模拟月球环境。
在着陆过程中,着陆器会缓慢地降落,并且倾斜角度小于15度,可以设计一个有四只脚的着陆缓冲机构会先接触到月球表面,这种机构可以减轻着陆冲击,保护着陆器的安全。
唐欣缓了一会儿,才对大家道,“有什么问题想问就问吧!”
她话音刚落,就有研究员举手询问问题。
为了节省时间,每个项目研发小组都会把他们想问的问题汇总到一起,推选一个代表替大家询问。
然后在唐欣为他们解答问题时,一个个拿笔争先恐后的迅速记下院长说的话,生怕听漏了任何一个字。
吃过晚餐,大家继续到会议室里开会,今天的研讨会议,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散会,单位里还给他们准备准备了宵夜。
唐欣回到家,家里人都睡了,不过,唐家人也早就习惯了她的早出晚归,想她了,只要早起或晚睡就能见到她。
隔天清晨七点,唐欣准时起床,她先是去打了一趟拳,然后回房洗漱换上干净的衣物,才到了餐厅。
这会儿,唐家人都在,们家里也不是每天吃早饭,人这么齐全的。
一个星期就那么一两天,唐欣他们都在家吃早餐。
平时就只有几位长辈和小唐凡在家吃早餐。
唐欣跟长辈问候早安,她是跟师父师伯学的,大家族出身的人礼节比较多,她觉得这样挺好的,在她心里,人品比学历重要。
这些年,能进入九九研究院的研究院的人都必须通过人品考验,不然,管他科研实力有多厉害,唐欣都不收。
唐欣正准备坐下吃早餐,就听到刚从厨房出来的老妈问她,“小欣,这个星期天,我们要跟叶家见面,你有时间一起去吗?”
唐欣都惊讶了,“这是准备要结婚?”
唐虹在一旁听说她的婚事都有些脸红了,这么大了还是容易害羞,惹得大家开怀大笑。
终于有个孩子要出嫁了,郑秀还挺高兴的,她坐在唐言旁边,“两天前,云庭已经跟小虹求婚了,叶家也提出双方家长见个面。”
“约在哪里见面?”唐欣干脆停下筷子,关心的问。
“已经约在了城西的流西楼下午四点汀兰厅。”
“我有时间,到时候一起去。”
就这样唐欣这个星期天就有了安排。
她没有直接去九九研究院,而是去了火箭研究所。
常娥三号卫星发射所需要的火箭技术自然是跟之前有所不同,也需要重新研制。
唐欣把远征三号乙遥运载火箭为捆绑式三级液体运载火箭,相比于发射嫦娥二号的火箭,这枚火箭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并进行了多项技术状态改进,突破了多窗口、窄宽度发射和高精度入轨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
易所长拿到新任务,也很开心,这意味着又有一大笔进账。
每次唐欣给他的研究任务,都主动给了巨额研究资金的,每次他们研究火箭都花不完,还能用到其他项目上。
唐欣把该交代的问题都说了,然后回了研究院进行她负责的研制工作。
在唐欣离开后,易所长就把研制新型火箭的任务交给了老柳。
火箭研究所只研究两大类项目,一是各种型号的火箭,二是研究导弹,火箭研究所也叫火箭(导弹)研究所。
就在唐欣所在的项目组在进行研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