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基地遍布全国各地,中医协会协助此事,年迈的李柏溪和秦香玉也参与了这个任务。
专业的中医对中药材都非常的了解,处理药材的经验丰富,对各种中药材的分布生长区域都很了解,和当地农业局一起帮助当地村民种植中药材。
秦香玉和李柏溪会时常跟唐欣打电话联系,顺便跟她说说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进度。
这也能让唐欣安心的在研究院关注太空空间站实验。
学校那边,她的工作已经减少了很多,这几年,随着两届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已经有毕业生替代了她的教学工作。
有了唐欣特意培养的两届计算机专业老师,学校在去年还特意增加了一个计算机系,而唐欣就是这个计算机专业的领导。
学校里的计算机课是不用她天天去上了,一周也就一节大课,其它工作就是负责带计算机专业和生物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进科研工作,负责指导计算机院系里老师的教学工作。
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留在研究院这边。
叶丹妮所在的载人航天飞船技术研究很顺利,目前实验室那边已经开始进行制造。
唐欣也亲自参与了载人飞船的制造任务。
载人飞船由13个系统组成,有结构与机构、制导导航与控制、热控、电源、测控与通信、数据管理、着陆回收、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推进、仪表照明、应急救生、乘员、有效载荷。
由于载人飞船内部有很多关于计算机专业的技术,这部分技术需要唐欣才能解决,她主要负责制导导航与控制、测控与通信、数据管理的设计处理。
毕竟这些实验资料也不能把程序的每一个详细步骤都记录下来,只是留下一些重要的记录,有很多地方都是需要重新输入程序的。
唐欣正在电脑前看着其他研究员敲着繁复的程序代码,另一个研究员过来找她帮忙,“院长,您帮我看看这个地方。”
来到研究员使用的电脑前,唐欣查看了研究员写的代码,指着屏幕上的一处错误点,“你看看这里,从这个地方开始,你的方向就错了,你可以试着换一种角度想想。”
“明白了。”研究员也是这搜了很久都没找到错误点,经院长一提醒,他就明白了。
“你好好想想。”唐欣拍拍研究员的肩膀鼓励他继续加油。
研究员重新充满信心的点点头,回到电脑前进行删除修改。
在程序设计实验转了一圈,唐欣帮所有研究院解决了阻碍,又去了下一个实验室。
从结构上划分,神舟飞船采用的是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的,返回舱居中的三舱方案。
采用返回舱居中的的原因是因为返回舱最大直径大,不仅可以乘坐3名航天员,
还能增大返回舱的升阻比,使航天员返回舱的再入过载峰值限制在3~4gn。
制造舱体材料已经研发出来,实验室已经开始同时制造三个舱体。
一号载人飞船三舱总长8m,圆柱段直径2.5m,
锥段最大直径2.8m,总质量为7755kg,
返回舱采用普通圆伞和着陆缓冲发动机陆地软着陆,主伞面积1200m2,着陆速度不大于3.5m\/s。
太阳能电板不用实验室制造,而是直接找福星太阳能工厂特别定制了太阳能板和电池。
由于这次是跟国家科研机构合作,福星工厂与九九研究院的这次交易也是秘密进行的。
载人飞船的轨道舱为圆柱形,长2.8m,直径2.2m。
其两侧安装了太阳帆板,每块帆板面积为2.0mx3.4m,
用于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获取电力,可提供0.5kw以上的电力。
推进发动机的研发很顺利,唐欣把这个项目交给了发动机科学家莫老负责,并拿出了发动机技术交给莫老。
轨道舱尾部配备4组小型推进发动机,每组4个,以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维持轨道运动的能力。
轨道舱一侧靠近返回舱部分设有一个直径仅65cm的圆形舱门,
提供航天员进出轨道舱的通道,该舱门上方设有轨道舱的观察窗。
轨道舱内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备有生活装置如食物、饮水、大小便收集器等,并设有仪器设备,可进行空间应用和科学实验。
唐欣觉得这个舱内的设计已经很完美了,也就没有多做什么。
轨道舱上还安装一对较小的太阳帆板,并在舱内配以相应的镉镍蓄电池。
轨道舱上采用动量轮控制方法,以减小姿态控制推进剂的消耗量,
同时在舱体配置有推进子系统和相应的其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