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母亲到厨房去张罗午饭了,我就在屋里继续和父亲聊天,听他继续唠叨。可还没有唠叨多久,就听到那边母亲喊道:“恁俩都赶快过来吃饭了,别让面条坨了。”原来母亲已经把午饭做好了。
还没有走到灶房门口,就闻到了扑鼻的香味儿,这香味还是那样地熟悉,分明就是童年的味道。进厨房一看,一锅香喷喷的汤面条已经做好了,还是母亲做的香啊,满满的盛上一碗,趴在桌子上“吃喽吃喽”的就开吃了。
一碗不够,就再盛一碗吧,父亲说。
那是,妈妈做的面条么!太香了,当然要再喝了。
饭量不大的我却喝了整整两大碗的面条,那个香啊,是说不出的感觉,就是遥远的童年的那个味道。
记得小的时候,家里姊妹们多,那时的主食,大部分也就是糖面条了。每当没有青菜了,母亲就会说:“去,去红薯地里摘些,掐一些红薯叶和红薯头回来下锅。”
我和弟弟就蹦哒蹦哒的跑出去了,来到村头的地里,也不论谁家的,红薯叶啦,掐上一把,拿回来洗洗就下锅了。也许是那时间吃的红薯叶太多了的缘故,直到如今对友红薯叶的饭菜也不太感兴趣。如今流行的爆炒红薯梗了,红薯叶黑菜糊涂面了,我都不爱吃,想必是那个时候吃伤的缘故吧。
虽然小时候不少吃面条,但是我一直对面条情有独钟,直到现在没事的时候还经常做碗汤面条吃,大概仍然是恋着那儿时的味道吧。
吃过午饭后,坐在阳光灿烂的院子里,晒着阳光,同父母继续谈天说地。父亲不时地会咳嗽一两声,看起来父亲的身体是大不如前啊。倒是母亲看着还挺硬的。她坐在长椅上,用梳子把她那斑白的头发梳得柔滑丝顺的,脸上风光满面的,看着气色远比父亲好的多。家里的事,总是父亲在较真,母亲呢?倒是能看的开一点,还时不时地提醒和劝解父亲几句。听母亲讲讲村子里的家长里短,再听父亲说说村子里的逸闻趣事,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
说是回家看望父母,其实不过是吃了一顿饭而已,但是可别小看这顿家常饭啊,它让我又重新回味了一下儿时的记忆,再倾听父母慢声细语地唠叨,竟然有些不想走了。
“天不早了,你还不回去吗?”直到父母催促了,才依依作别年迈的父母。慢慢的起身回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