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1 / 2)

话说那国王早上上朝,文武众多官员都拿着表章启奏说:

“主公,希望赦免臣等失仪的罪过。”

国王说:

“众卿礼仪照常,有什么失仪的?”

众官员说:

“主公啊,不知什么原因,臣等一夜之间头发都没了。”

国王拿着这些没头发的表章,走下龙床对群臣说:

“果然不知道什么缘故,朕宫中大小人等,一夜也都没了头发。”

君臣们都各自泪汪汪地说:

“从此之后,再也不敢杀和尚了。”

国王又回到龙位上,众官员各自站在本班位置。

国王又说:

“有事情出班来奏报,没事就卷帘散朝。”

只见那武将班列中闪出巡城总兵官,文官班列中走出东城兵马使,在台阶下叩头说:

“臣承蒙圣旨巡城,昨夜获得贼赃一个柜子,一匹白马。”

“微臣不敢擅自做主,请旨定夺。”

国王大喜说:

“连柜子一起搬来。”

两位大臣立即退到本衙门,点起整齐的军士,把柜子抬出来。

唐僧在里面,吓得魂不附体道:

“徒弟们,这一到国王面前,怎么解释?”

孙悟空笑着说:

“别嚷!我已经安排好了。”

“打开柜子时,他就会拜我们为师呢,只叫八戒不要争论长短。”

八戒说:

“只要能免死,就是无量的福气,哪里还敢争论呢!”

话还没说完,柜子被抬到朝堂外,进入五凤楼,放在丹墀之下。

两位大臣请国王打开查看,国王立即命令打开。

刚揭开盖子,猪八戒就忍不住往外一跳。

吓得那些官员胆战心惊,说不出话来。

又见孙行者搀扶出唐僧,沙和尚搬出行李。

八戒见总兵官牵着马,走上前,大声说:

“马是我的!拿过来!”

吓得那官员翻了个跟头,跌倒在地。

师徒四人都站在台阶中。

那国王看见是四个和尚,急忙走下龙床,宣召三宫妃后,下了金銮宝殿,同群臣拜见问道:

“长老从哪里来?”

唐僧说:

“我们是东土大唐驾下派往西方天竺国大雷音寺拜活佛取真经的。”

国王说:

“老师远道而来,为什么在这柜子里休息?”

唐僧说:

“贫僧知道陛下有杀和尚的心愿,不敢光明正大地来到贵国,扮成俗人,夜晚到宝方饭店里借宿。”

“因为怕被人识破本来面目,所以在柜子里休息。”

“不幸被贼偷出来,被总兵捉住抬来,如今能够见到陛下龙颜,正所谓拨云见日。”

“希望陛下赦免放了贫僧,这是天大的恩情!”

国王说:

“老师是天朝上国的高僧,朕失迎了。”

“朕常年杀和尚的想法,是因为曾经有和尚诽谤了朕,朕便许下天愿,要杀一万个和尚才算圆满。”

“没想到今夜皈依了,让朕等人做和尚。”

“如今君臣后妃,头发都剃落了,希望老师不要嫌弃,愿意收为门下。”

八戒听了这话,呵呵大笑道:

“既然要拜为门徒,有什么见面礼?”

国王说:

“师傅如果肯答应,愿意将国中财宝献上。”

孙悟空说:

“别说财宝,我和尚是有道的僧人。”

“你只要把通关文牒倒换了,送我们出城,保证你的皇位永远稳固,福寿长久。”

那国王听了,立即让光禄寺大规模地安排筵席,君臣一起,拜归一处,马上倒换通关文牒,请求唐僧改换国号。

孙悟空说:

“陛下法国这个名字很好,只是‘灭’字不通,自从我们经过,可以改号为钦法国,保证让你国家海晏河清千代昌盛,风调雨顺万方平安。”

国王谢了恩,摆好整整齐齐的朝銮驾,送唐僧师徒四人出城西去。

君臣们一心向善回归本真不再叙述。

却说长老辞别了钦法国王,在马上高兴地说:

“悟空,这一办法很好,功劳很大啊。”

沙僧说:

“哥啊,从哪里找来这么多整容师傅,连夜剃了这么多头?”

孙悟空把施展变化运用神通的事情说了一遍,师徒们都笑得合不拢嘴。

正在欢喜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座高山阻挡道路,唐僧勒住马说:

“徒弟们,你们看这面前山势高大险峻,一定要小心!”

孙悟空笑着说:

“放心!放心!保证你们没事!”

唐僧说:

“别说没事。”

“我看到那山峰耸立,远远的有些凶恶之气,暴云飘出,渐渐觉得惊恐,浑身麻木,心神不安。”

孙悟空笑着说:

“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就忘了?”

唐僧说:

“我记得。”

孙悟空说:

“你虽然记得,还有四句颂子,你却忘了呀。”

唐僧说:

“哪四句?”

孙悟空说: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

“佛就在灵山上,不必到远处去寻求,灵山其实只在你自己的心头。

每个人都有一座心中的灵山塔,应当在这座灵山塔下进行修行。”

唐僧说:

“徒弟,我难道不知道?”

“如果依照这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

孙悟空说:

“不用多说了,心纯净就孤独明亮独自照耀,心存在则万境都清晰。”

“稍微有差错就会变得懒惰懈怠,千年万载也不能成功。”

“只要有一片真诚,雷音就在眼前。”

“像你这样恐惧惊慌,心神不安,大道就远了,雷音也远了。”

“暂且不要胡乱猜疑,跟我走。”

那长老听了这些话,心神顿时爽快,各种忧虑都消除了。

四人一起前进。

没走几步,来到山上,抬眼观看:

那山真好山,细看色班班。

顶上云飘荡,崖前树影寒。

飞禽淅沥,走兽凶顽。

林内松千干,峦头竹几竿。

吼叫的是苍狼夺食,咆哮的是饿虎争餐。

野猿长啸寻鲜果,糜鹿攀花上翠岚。

风洒洒,水潺潺,时闻幽鸟语间闲。

几处藤萝牵又扯,满溪瑶草杂香兰。

磷磷怪石,削削峰岩。

狐狢成群走,猴猿作队顽。

行客正愁多险峻,奈何古道又湾还!

~~~~

那山真是好山,仔细看色彩斑斓。

山顶上云飘来荡去,崖前树影透着寒意。

飞禽淅淅沥沥地叫,走兽凶猛顽劣。

林子里松树成千上万,山峦上竹子好几竿。

吼叫的是苍狼抢夺食物,咆哮的是饿虎争抢餐食。

野猿长啸寻找新鲜果子,麋鹿攀着花枝登上翠绿的山岚。

风呼呼地吹,水潺潺地流,不时听到幽静的鸟叫声相互呼应。

几处藤萝牵拉又牵扯,满溪瑶草夹杂着香兰。

嶙峋的怪石,陡峭的山峰岩石。

狐狸成群奔走,猴子成队顽皮。

行路的客人正愁道路多险峻,无奈古道又弯曲回转!

师徒们怯怯惊惊,正在行走的时候,只听到呼呼一阵风刮起。

唐僧害怕地说道:

“起风了!”

孙悟空说:

“春天有和风,夏天有熏风,秋天有金风,冬天有朔风:四季都有风,起风怕什么?”

唐僧说:

“这风来得很急,肯定不是天上的风。”

孙悟空说:

“自古以来,风从地面升起,云从山里出来,怎么会是天上的风?”

说还没说完,又看见一阵雾升起。

那雾真是:

漠漠连天暗,蒙蒙匝地昏。

日色全无影,鸟声无处闻。

宛然如混沌,仿佛似飞尘。

不见山头树,那逢采药人。

~~~~

茫茫一片连着天昏暗,蒙蒙一片满地昏沉。

太阳完全没了影子,鸟声无处可闻。

仿佛如同混沌,好像就像飞尘。

看不见山头的树,哪里能遇到采药的人?

唐僧越发心惊地说道:

“悟空,风还没停,怎么又起这样的雾?”

孙悟空说:

“先别忙,请师父下马,你和沙僧在这里守护,等我去看看是吉是凶。”

好个大圣,把腰一躬就到了半空,用手搭在眉上,圆睁火眼金睛,向下观看,果然看见那悬崖边坐着一个妖精。

你看他什么模样:

炳炳文斑多采艳,昂昂雄势甚抖擞。

坚牙出口如钢钻,利爪藏蹄似玉钩。

金眼圆睛禽兽怕,银须的竖鬼神愁。

张狂哮吼施威猛,嗳雾喷风运智谋。

~~~~

花纹鲜明色彩艳丽,昂首挺胸气势雄壮。

坚硬的牙齿露出来像钢钻,藏在蹄子里的爪子像玉钩。

金色的眼睛圆睁让禽兽害怕,银色的胡须倒竖让鬼神发愁。

张狂咆哮施展威猛,喷风吐雾运用智谋。

又看见他左右手下有三四十个小妖排列,他在那里做法喷风吐雾。

孙悟空暗自笑道:

“我师父也有些先兆。”

“他说不是天上的风,果然不是,却是个妖精在这里喧闹呢。”

“要是老孙用铁棒往下就打,这叫做捣蒜打,打就打死了,只是坏了老孙的名声。”

那行者一生豪杰,从来不懂得暗中算计人。

他想:

“我且回去,照应着猪八戒,叫他先来和这妖精打一仗。”

“要是八戒有本事,打倒这妖精,算他一份功劳;要是没有手段,被这妖精捉去,等我再去救他,才好出名。”

“他想到,八戒有些偷懒,不肯出头,只是嘴严,爱吃东西。”

“等我哄他一哄,看他怎么说。”

立刻落下云头,到唐僧面前。

唐僧问道:

“悟空,风雾之处是吉是凶?”

孙悟空说:

“这会儿清晰了,没什么风雾。”

唐僧说:

“正是,感觉退下去一些了。”

孙悟空笑着说:

“师父,我平常看得挺准,这次却看错了。”

“我只说风雾之中恐怕有妖怪,原来不是。”

唐僧说:

“是什么?”

孙悟空说:

“前面不远,是一个村庄。”

“村里人家心善,蒸的白米饭,白面馍馍斋僧呢。”

“这些雾,想来是那些人家蒸笼的热气,也是积善的感应。”

八戒听说,信以为真,扯过孙悟空悄悄地说:

“哥哥,你先吃了他家的斋饭来的?”

孙悟空说:

“没吃多少,因为那菜太咸了,所以不太喜欢多吃。”

八戒说:

“呸!不管它怎么咸,我也要尽情吃个饱!”

“非常口渴,就回来喝水。”

孙悟空说:

“你要去吃吗?”

八戒说:

“正是,我肚子有些饿了,先去吃些,不知道怎么样?”

孙悟空说:

“兄弟别提,古书上说,父亲在,儿子不能自作主张。”

“师父又在这里,谁敢先去?”

八戒笑着说道:

“你要是不说话,我就去了。”

孙悟空说:

“我不说话,看你怎么能去。”

那呆子贪吃的心思偏偏有,走上前唱了个大喏说:

“师父,刚才师兄说,前面村里有人家斋僧。”

“您看这马,有些要打扰人家,就要草料,不是很麻烦?”

“幸好现在风雾清晰了,你们暂且稍微坐坐,等我去寻些嫩草,先喂喂马,然后再去那家化斋吧。”

唐僧高兴地说:

“好啊!你今天怎么这么勤快?快去快回。”

那呆子暗自笑着就走,孙悟空赶上扯住说:

“兄弟,他们那里斋僧,只斋长得俊的,不斋长得丑的。”

八戒说:

“这么说,又要变化了。”

孙悟空说:

“正是,你变一变去。”

好个呆子,他也有三十六般变化,走到山坳里,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变成个矮胖和尚,手里敲着个木鱼,嘴里哼啊哼的,又不会念经,只哼的是“上大人”。

却说那怪物收了风息了雾,号令群妖,在大路口摆开一个圈子阵,专门等着过往行人。

这呆子倒霉,不多时就撞到当中,被群妖围住,这个扯住他的衣服,那个扯着他的丝带,推推搡搡,一起动手。

八戒说:

“别扯,等我一家一家吃过来。”

群妖说:

“和尚,你要吃什么?”

八戒说:

“你们这里斋僧,我是来吃斋的。”

群妖说:

“你以为这里斋僧,不知道我们这里专门要吃和尚。”

“我们都是山中得道的妖仙,专门要把你们和尚抓到家里,上蒸笼蒸熟了吃呢,你居然还想来吃斋!”

八戒听了这话,心里害怕,这才埋怨孙悟空说:

“这个弼马温,实在是惫懒!”

“他哄我说这村里斋僧,这里哪有村庄人家,哪里斋什么僧,原来是些妖精!”

那呆子被他们扯急了,立刻现出原身,在腰间抽出钉钯,一阵乱打,打退了那些小妖。

小妖急忙跑去报告给老怪说:

“大王,祸事了!”

老怪说:

“有什么祸事?”

小妖说:

“山前过来一个和尚,而且长得干净。”

“我说拿回家蒸着吃,要是吃不完,留一些防备天阴,没想到他会变化。”

老妖说:

“变化成什么模样?”

小妖说:

“哪里像个人的样子!”

“长嘴大耳朵,背后还有鬃毛,双手拿着一根钉钯,没头没脸地乱打,吓得我们跑回来报告大王。”

老怪说:

“别怕,等我去看看。”

拿着一条铁杵,走近前看时,见八戒果然长得丑恶。

他的样子是:

碓嘴初长三尺零,獠牙觜出赛银钉。

一双圆眼光如电,两耳搧风唿唿声。

脑后鬃长排铁箭,浑身皮糙癞还青。

手中使件蹊跷物,九齿钉钯个个惊。

~~~~

嘴巴像碓嘴刚开始就长三尺多,獠牙伸出来像银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