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人文始祖(2 / 2)

封神跃龙门 云海日出· 1520 字 3个月前

伏羲教会了人们取火种掌握用火,结网罟捕猎和打鱼,取牺牲以供庖厨,人们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传说伏羲养畜牲以充庖厨,网罟发明以后,由于狩猎水平的提高,捕获的飞禽走兽出现了剩余,食物丰富了。

于是伏羲就教大家把吃不完的猎物饲养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就是古代畜牧业的发端。

野兽经过驯化,以活体食物的形式变相储存起来,慢慢成了人类饲养的家畜,以备不时之需。

伏羲教会人们驯养野兽,这些野兽成为了最原始的家畜,伏羲是畜牧业的鼻祖,开创了中国远古畜牧时代。

饲养牲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家畜可以继续繁殖,数量变得越来越多了,有时甚至不用再外出打猎了。

“既然动物可以驯化,植物是不是也可以驯化呢?比如说我们吃的粮食。”伏羲开始思索新问题。

“你是说我们不用外出寻找,而是自己播撒下粮食的种子,让它们自己生长出来吗?”女娲说道。

“是啊,既然我们已经掌握了农时,可以尝试利用肥沃的土地,长出我们需要的粮食。”伏羲说道。

于是,伏羲命粟陆氏为水农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毋怠于时,水利带来的便利,桑庄稼得以滋养生长。

原始的耕种农业开始诞生了,人们不再需要逐草而居了,可以引导水灌溉种植的作物。

伏羲又命阴康氏主水土为民田,进行刀耕火种,种谷植蔬,形成了原始农业的雏形。

伏羲部落的人们渐渐摸清楚了植物生长的规律,不再通过采集为生,而是有选择性的种植粮食作物。

结合天气规律的变化,人们耕耘的土地,变成了可以生长庄稼的风水宝地,粮食自己生长出来了。

“真是太好了,我们再也不用因为寻找不到自然界的粮食,而苦恼了。”女娲高兴的说道。

早期的人们,在伏羲的带领下,从狩猎采集的原始生活,逐渐走向了驯养耕种的新时代。

这样,无论春夏秋冬,伏羲部族都可以丰衣足食,有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和物资储备。

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当时的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劳动,主动获取食物的新纪元。

人类获取了大自然的奥秘,可以支配动植物的生长繁衍,自从有了庄稼和家畜,人们感到欣喜万分。

人类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主动获得需要的食物,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变成了强者。

一次偶然的机会,伏羲发现天然起火烧死的动物,比生食好吃,就教先民保留火种,把动物烧烤后食用。

“以后我们继承燧人氏的好的做法,广泛使用火,把食物加工成熟之后再食用。”伏羲说道。

“这样确实有很多好处,不但味道美味好吃,而且吃了之后不会轻易生病了。”女娲说道。

食用熟食逐渐成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食物的质量得到了大大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了。

伏羲教民熟食,制九针治病疗疾等,让人类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提升扩展了生产领域与生存能力。

早期,人类用树叶、兽皮充衣御寒,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面前,显得衣不蔽体,御寒能力大大不足。

“我们御寒的衣物太单薄了,需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些结实耐用的衣服。”伏羲说道。

“应该选用哪些材料呢?我们的衣物过于简单,经常在生产生活中,变得衣不蔽体。”女娲说道。

伏羲化蚕化布,教人们用蚕丝、植物纤维纺线、编网、织布、缝衣着装,人类的衣着面貌焕然一新了。

“我们的衣服质量越来越好,身体格外暖和,我们要推广优质的衣物。”女娲高兴的说道。

“是啊,有了这些结实的衣物,人类就再也不用惧怕寒冷了,还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伏羲说道。

人类衣服质量的大大改善,不仅使人们抵御寒冷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而且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此,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的蒙昧状态,先民疾病少了,身体也强壮了,智力也得到快速发展。

在伏羲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大大改善了先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态。

伏羲带领人们步入了发展的正轨,标志着中华先民,告别了野处穴居、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