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我这里,是为了调兵么?”蜀守张若听完李庸的叙述之后,面色平静的问道。
李庸摇了摇头,“我只是把实际情况汇报给大人,至于大人是什么决定,我无权置喙。”
“那站在你的角度,我是调兵好还是不调兵好?”张若像是没有听到李庸的话一样,换了句表达,又重新问了出来。
李庸也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回答这个问题,便咬咬牙回答出答案,“不调兵!只要那些秦军还驻扎在关键的位置,那我们就还没有到最糟糕的地步。”
“一旦那些秦军离开,然后我们再失去了那些位置,那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夺回来!”
“你知道那些秦军的驻扎地?”张若问完之后,才恍然想起,“对,你也是跟着秦军一起入蜀的,那些人留在哪里,你清楚倒也不意外。”
“我记得你是陈相的下属,这个郡丞的位置,还是他专门为你留的。”张若缓缓说道。
“大人,郡丞的任命是相国奏请秦王才确定的,并非是蜀相所命。”李庸咬咬牙说道。
李庸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看上去像是背叛,但他也知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其他选择。
就像他发现了事情的真相一样,他猜测这一切幕后的操纵者就是他曾经的上司——蜀相陈庄。
尽管李庸现在还没有半点证据来证明,只是对陈庄的熟悉以及城中发生的这些事情,足以强化他的这个想法,也是他选择来找张若的原因。
李庸也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在冒险,因为如果张若也参与其中,他就完全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不过,从对方的表现来看,他知道自己赌对了,张若应该是没有与陈庄进行合作,只是他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不去阻止。
张若笑了笑,面容上看不出有什么想法,“你想要救下郡尉?他临阵脱逃已是死罪。”
“大人,我并非是要救他,而是现在我们能够调动的人手有限,如果处置他的话,其他的秦兵们看到如此,也会逃离成都,或者转投向叛军,那样我们就更加难以解决他们。”
“如果我们允许他戴罪立功,允许他们想办法洗脱自己身上的死罪,我想那些秦兵们看到这个结果,也会考虑自身,转投到我们这里,帮助我们抵抗叛军,消除叛乱。”
“他们必然是希望自己能够像卫迟一样,戴罪立功,我们手里面的力量也就会因此得到加强。”
这是李庸在见到张若前就想到的策略和理由,他很清楚,现在他们的实力虽然很强,但是大部分是驻扎地的秦军,不能调动。能够调动的力量,少的可怜。
想要利用这些力量去平息叛乱,无异于是天方夜谭。在这样的条件下,自然是不可能把这些人再推出去,反而是需要想办法让他们帮助自己做事。
而要想实现自己的目的,他的话并没有说服力,只有张若给出了这样的许诺,才能够让大家相信,可以戴罪立功而不是按律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