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身在局中(2 / 2)

如果蜀相和蜀守两个人不配合蜀侯,那么,蜀侯就不过是秦人扶持到明面上的傀儡而已,是稳定蜀地人心,好让秦国可以一点点的吞并巴蜀。

而两人中一旦有人与蜀侯配合,一人可以居其名义,一人则是可以打造实力,那么在蜀地也就能够成事了。

“蜀相陈庄,属于秦人,在商鞅设立军功爵之后,由一个小小的贵族庶子,一路依靠军功走到如今的地步,可以说是秦人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樊风缓缓地说道,既然是在成都驻守,他自然是了解这里掌权之人的背景。

“蜀守张若,则是张仪的门客,跟随张仪伐蜀,为张仪出谋划策,在张仪离开之后,却是被留了下来,担任当蜀守。”

张仪,是昭雎所熟悉的名字,也是他熟悉的人,从两人在楚国第一次相遇的时候,再到后来张仪为秦相出使楚国,让所有人都知道当年楚国令尹冤枉他偷盗玉璧。

不少人都指责是令尹当年的做法,才让张仪愤而投秦,转而针对楚国,只是这样的指责又能改变什么,不过是让令尹罚俸一个月而已。

在楚国内部,同样改变不了,几个大姓家族把持着楚国朝堂的局面,对于类似张仪这样的外来户,始终还是没有出路。

后来,昭雎还是有同张仪见面,双方想要促成秦楚的合作,共同针对齐晋,只是双方在合作的方式上并没有谈拢,也就没有继续谈下去。

而张若,昭雎也曾经见过几次,对方都是跟随在张仪身后,像是张仪的书童一般,不过在双方交流的时候,他也能看到对方若有所思的状态,便知道张仪是在有意识的培养他。

“秦王的平衡手段确实厉害,”昭雎缓缓说道,“一个是秦国本土成长起来的人,一路从下面用军功成长,一个则是他国投奔的客卿,想要借用秦国这个舞台,实现自己的才能和抱负。”

“把这样的两个人,放在蜀郡,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确实是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问题出现的可能。”

“但是,现在问题还是出现了,你觉得是为什么?”樊风问道。

“这种平衡的手段,如果玩的好,当然能够令双方都发挥自己的实力,为秦国做出贡献来,但是,并不是谁都有秦王那样的实力。”

作为大家族的子弟,昭雎从小到大看到过不少的权力斗争,见的多了也就明白了所施展的手段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是在于人。

同样的手段,用的人不一样,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有的人用手段大赢特赢,而有的人用同样的手段,就是输的彻底。

秦王可以用这种手段制衡咸阳的朝堂局势,但是蜀侯却并没有这样的手段,制衡蜀相与蜀守两位,甚至有可能被对方所操纵。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的斗争,也就只能有一个胜利者。

现在,胜利者出现了,他来攫取自己的胜利果实了。

“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都要想办法应对这场变故,”樊风叹了一口气说道,“而且,我们从一开始就落在别人的局中,想要摆脱,恐怕并不容易。”

“那位蜀相,不会这么轻易的收手,”昭雎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推测出了幕后之人的目的,“他要当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