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秦兵立刻反应过来,想要用自己手中的矛戟阻拦,同时也有人想要拉开李庸,躲避可能过来的冲击,而李庸依旧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目光透过院门紧紧地盯着小院内部。
而在秦兵试图阻拦燃烧的马车时,几道身影迅速从院落里面冲了出来,目标便是直扑站在原地的李庸。
“大人!小心!”
李庸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抢过身边士兵手上的长矛,向前一冲,抵在燃烧的马车上,与士兵们同力,将马车阻拦下来,并将其往后推了起来。
原本用来攻击他们的燃烧马车,此时却成了挡住他们前面攻击的一道防护。
很显然,袭击的人并没有想到李庸面对燃烧的马车非但没有躲避,反而是迎接了上去,这就让他们声东击西的做法不再起作用。
不过,已经暴露身份,便以为着他们刚刚的谋划是已经失败,便想要绕过马车,向着李庸攻击。
只是,那些秦兵们却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了,直接迎了上去,将他们拦了下来。
“速战速决!”李庸收回长矛,感受到了从长矛另一端传来的热度,长矛斜指地面,目光则是盯着刚刚从小院中冲过来的人。
他原想擒住几人打听一些消息,但看到几人招招拼命的打法,便也放弃了这种做法。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下达留有活口的命令,也就只能令士兵们束手束脚。
这样做,要么是让士兵有更多的损失,要么是让对方抓住机会逃走,都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而且,他的目光盯着小院,他希望燃烧的大火中再逃出点东西来。
只是,大火燃烧,并再未有其他的人从火里面跑出来。
“逃了么?”李庸喃喃自语道,对方这种做事方式,既不像是想要坑他们一把,也不像是摆脱他们的跟踪。
这就让他难以理解了。
“大人,那四人都没活下来。”随着交手的平息,便有人跟李庸回报刚刚的情况。
这样的结果,李庸也早有预料,自然不会苛责手下,“有什么发现么?”
“从他们身上的印记来看,他们是楚人。”
诸侯各国中的楚人最为容易分辨,他们久处蛮夷之地,受到不少蛮夷风俗和文化的影响,即便是当年泰伯奔吴,也要断发文身才能融入。
如今几百年下来,尽管楚国贵族们拼命的想要移风易俗,却也并没有消失的那么彻底。
特别是对于一些身处底层的楚人,多多少少都会在自己身上做纹身,来作为一种身份的识别。
而刚刚的四个人身上,都有类似的印记,因而也就判断他们是楚人了。
“有没有之前跟踪的两人呢?”
“没有。”另外一个跟踪过樊风和荆季的人回答道。
“大人,难道他们还在小院里面?”李庸的下属看着熊熊燃烧的大火问道。
李庸并没有回答,他倒是很清楚,那两个人恐怕是已经跑了。
只是,他们为什么要在跑前做这样的事情?
李庸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