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收鱼的价格比平时高了五成。这对当地的渔民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附近的渔市,早已被路过的大军采购一空,一时洛河鱼贵。
但这对于五万大军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只有两万人能吃到烤鱼,不过其他三万人也不沮丧,大豆炖肉管饱,就实用性来说,并不比公主她们吃的烤鱼差。
吃烤鱼,只是图个时髦,因为公主,是月宫里的仙子;因为公主,有很多传说。
据说大豆炖肉也是公主指导军中伙夫们做的,配料丰富。有不少老兵说,这是他们一生中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了。
越公杨素接过公主递过来的烤鱼,吃得津津有味。他和长孙晟是专门过来品尝公主的烤鱼手艺的。
杨梓打听过了,自己这次能顺利出行,这位长孙晟可没少出力。因此她便将促成自己此次北行的两位大功臣,一起请了过来。
“嗯,这烤鱼,金灿灿的鱼皮上,流淌着淡淡的油脂,香气从鱼肉中不断散发出来,鱼皮酥脆,没有半点焦糊,鱼肉鲜嫩多汁,烤入了味儿的。火候也是刚刚好,外焦里嫩。”
杨素绝对是这个时代的美食家,一边吃着手中的烤鱼,一边赞个不休。
“早就听说公主厨艺高超,不输御厨,今日有幸得尝,果然如此。这洛河鲤鱼也是一绝,昨年老臣与晋王,哦!现在是太子了,回长安时特地炖了一锅,味道比起公主这个,差远了。”
“鱼太多,烤得粗糙了些,国公见谅!”杨梓将另一条烤好的鱼递给长孙晟,报以温婉的笑容。没有与杨素就美食展开讨论,她正忙着烤鱼呢。
“公主太客气了!”长孙晟连忙起身施礼,接过公主手中的烤鱼:“长孙晟谢公主厚爱。”
北上前几日,杨梓听父皇说起过这个长孙晟,正是他的天象说,让父皇决定委派自己这个女儿,作为皇室代表,随军北征。
十八岁的长孙晟司职禁军百卫副长。他起初没有什么名气,也没人知道他的才能。
唯有当时还是随国公的父皇杨坚,赞叹其有异才,曾拉着他的手对人说:“长孙郎武艺超群,刚才跟他说话,发现他竟有令人称奇的谋略,未来的名将必定有他一席之地!”
父皇在说起这个的时候很自豪。
大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寻的意味。
……
流水线作业。
鱼儿太多,众人都忙得不亦乐乎。
一条宽阔的小溪边,袁天纲与年轻的府卫们聚在一起,破开鱼腹、挖去内脏,清理鱼鳞,清洗鱼肉,同时对大鱼进行分割。
他们的任务是一千二百条,也是大眼萌妹子们这条流水线的任务。
袁天纲只负责剔除鱼鳞这一环。带鳞的鱼儿扔过来,他与另外三个府卫组成的去鳞四人组就开始工作,然后将去了鳞的鱼儿扔到上游的清洗二人组。
数百个军中伙夫现场学艺,分了好几拨。烤鱼这个东西,对于专业伙夫来说,看一遍就能学会。学会了,就回到自己的营地组织流水线。
这样的流水线有十条。
雪薇与小梦将清理好的鱼儿放入木盆里,用少量的酒水浸泡大半个时辰去腥。
然后由青儿、卢秀用精盐、茱萸、花胡椒粉等调味料抹在鱼肚里进行腌制,再涂上一层薄薄的香油。
最后由陈韵、孙娇和红秋将制作成小包的香料塞进鱼肚里,用竹夹、竹签将鱼肚夹住封好,入味半个时辰以上。
涂着红色汁液的洛河鲤鱼,周身上切满了花刀口,杨玉儿与张紫烟,以及剩下的桃谷三仙子则充当了烤鱼指导师,为公主分担着压力。
杨玉儿这一手,还是在神雕剑冢里烤蛇肉练出来的。
数百个火堆同时烧烤,烤糊者不在少数,不过这也没什么关系,最多口感差那么一点点,对于长年啃干烙饼的士兵们来说,仍然是美味。
因此烤鱼一出炉就供不应求,就差没有哄抢起来。
领到烤鱼的,找个地方坐下,或石上、或松下、或山口,慢慢享用,悠然享受着同伴们羡慕的目光。
烤脆的鱼皮嚼得咔咔地响,配合着同伴们肚子里发出的咕咕叫声,还有吞咽声,此起彼伏。
篝火燃烧时哔哔啵啵,融入吹过树林、山坡的山风中,演变成一场大自然的交响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