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是一家名为“听雨楼”的茶楼,是京城规模最大的茶楼之一,高三层,占地面积极为广大。
茶楼外的围墙,围起一片阁楼以及绿化区域,从露台上望下去,映入眼中的景色,赏心悦目。
虽说是茶楼,但里面的娱乐可能是你想象不到的。
琴棋书画,雅俗共生,什么都有,一个人在里面住上三年五载也不会觉得腻。
据说这座茶楼是杨素一系的产业。
杨素在京城有很多产业,酒楼、茶楼、青楼,钱庄、米庄、布庄……
杨玉儿当时给杨梓介绍时,掰着指头都数不过来,连涉及民生的官营盐铁都有涉足。
一群读书人打扮的贵族公子聚在宽敞的露台,欣赏夜色里绽放的烟花,时不时会将目光投向杨梓众女所在的方向。
“来了来了!”一个丫环打扮的娇小丫头,手中拿着一张精心叠好的红纸,吸引了正在窗边露台上,观看烟火的人群。
“公子,这是小红挤到她们旁边,悄悄记下来的,这里边还有个小故事呢。”小丫头灵动的眼神里满是崇拜:“公子是怎么知道那里会有公主的?”
“哦?什么故事?”娇小丫头的主人来了兴趣。“你们看到屁股着火那个人了吗?”小丫头笑得很灿烂。
“看到了啊,他们只是在演戏,不过演得真像,本公子都信以为真了。”一个蓝衣青年脸上带着一丝不忿的表情。
“他叫何周,这首词就是那个公主送给他的。”小丫头开始讲述自己听来的故事:
“公子看到的烟花,是一个叫红儿的宫女在公主的指导下负责制作的,这个何周,刚灭了屁股上的火之后,便去找那个躲在人群里的红儿,公主就送了他这首词。”
“这个何周,真是好运。”有人感慨出声。
“陈兄,快念念,看看公主是否又有佳作出世!”一个青衫纶巾学子满心期待。
“吴三,请把“看看”和“是否“几个字去掉,公主所作,岂有凡品!”有人表示不满,似乎他和这个吴三有些不丁对。
“不然,随心送人的作品,不见得一定是佳作。”
“大家别猜了,还是听陈公子念念吧!”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伊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陈公子念完,抑扬顿挫的声音停了下来。茶楼上的气氛,也沉凝了下来。与外面热闹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此佳作,竟不在今晚压轴的诗会上出场。”半晌之后,陈公子将手中的红笺顺手递给身边的友人:“委实出人意料啊!”
“哦?陈兄的意思是,今晚公主还会有佳作出世,这也,这也太不给咱们读书人留面子了吧!”那个叫吴三的读书人一脸郁闷。
“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陈公子拱了拱手,呵呵一笑,他的眼神里泛起一丝莫名的情绪:
“吴兄,相对于面子,陈某更愿意拜读公主的仙作。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伊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鸿泰大酒楼也是越国公杨素的产业。
整座酒楼呈四方型,与隔壁的茶楼一样,共有三层,中间有大天井。
四根巨大的灯柱上挂满了节日的灯笼。
辉煌的灯火,照亮了天井里的空间,恍如白昼。
亭阁假山,奇石虬木,花卉盆栽,布置得极为精美豪华。
天井的设计别具匠心,如果有大型表演,这天井中的布置随时可以移开,搭建起一个十五丈见方的临时舞台。
底楼是大厅,除了巨大的柱子之外,没有隔断,将天井围在中央。
酒楼上二楼的房间里,墙壁上悬挂着名彖的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