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京城被围数日,文武百官的日子都不好过,皇帝彻夜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小书房内,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吵的不可开交。
方蹊他们携人证物证等候在殿外,依稀能听到大臣们争执不休的声音。
“嘉荫候狼子野心,居然敢发动谋反!”
“哼!赵尚书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当务之急是想出对策。”
“要我说,不如派使臣出去何谈。”
“你这么说用意何在?难不成要圣上向那贼子低头!陛下,老臣建议斩了此镣!”
“你你你,我那是缓兵之计,你懂什么?”
威力关头,人人都献计献策,可人一多主意就杂,听谁的不听谁的,该怎么决策,又该如何调节矛盾,以上种种问题到头来都落到了皇帝一人头上。
方蹊越听越头大,他觉得谁说的都有道理,更觉皇位不是什么好东西,天天这么吵,听着都短命,真不知道这些人争来争去有什么意思?
所有吵闹声都由一个人的加入而静止,就是给他们带路的那位公公。
“启禀陛下,驻云州正四品宣威将军殿外求见。”
一沉稳声音回复:“雷文辛,他怎么来了?……带进来。”
“遵旨。”
公公奉皇帝旨意将方蹊三人请进殿内,一推门就是暖烘烘的热气扑面而来,有种暖春之感。
方蹊头一次进宫面圣,只觉得与轩辕氏大不同,无论殿内装饰摆设,还是束卫禁军,哪哪都透着帝王家的尊严。
果然正统皇室,与那宵小窃贼就是不一样,要么怎么说山鸡装不成凤凰呢!就是这个道理。
说是小书房,可依旧大的让人吃惊,殿内紫色红色官服站了一片,还有没穿官府的,估计是皇室宗亲。
最高台阶上端坐一黑红龙袍中年,中年有些憔悴,却依旧难掩帝王之气。
二人行礼朝见,齐声道:“微臣雷文辛,庶民方蹊,给陛下请安!”
皇帝抬手道:“起来吧!”
又问:“你二人深夜来此所为何事?”
雷文辛恭敬道:“陛下,我们带来了嘉荫候蓄意谋反的证据。”
葛天猛一直蒙着眼,从进来便跪在地上。
然而这个时候,只是证据却不能让皇帝开心起来,可他到底是帝王,气度远超常人。
皇帝用十分温和,外加七分客气,五分褒奖的语气说道:“值此危难关头,你二人还能勇闯京城,送来重要证据,此心此情当为万民楷模。”
方蹊趁此机会说道:“陛下,现京城之困亟待解决,陛下可有需要的地方,我虽为一介庶民也愿尽全力救国之危难。”
方蹊话音刚落,便见那带路公公在陛下身边耳语了几句。
皇帝听后,脸上终于露出由衷喜色,就连眼睛里都带着光:“你们是在敌军监视之下进城的?”
“是”二人齐声回复。
“竟如此神勇!”皇帝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