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何惧关山千万重(三)(1 / 2)

听完高曦权的讲述,徐超回想起之前走访入户时,在部分乡镇里,的确见到不少青年赤裸上身零零散散的坐在街道两旁晒太阳,他当时还以为这些年轻人只是工作累了在外面休息。

为了确保信息没有偏差,徐超立即询问辛友鹏道:“辛书记,你们村真的有这么多待业青年吗?”

辛友鹏支支吾吾了好半天,才憋出了一句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徐主任,这绝对不是我们村独有的情况。”

徐超一愣,我这又不是在批评你。

他此刻的想法与高曦权是一样的:若是真有这么多年轻人在家待业,那么巴旦木园的文旅产业完全能为这些人提供很多就业岗位。

“是有百分之五十的年轻人在家待业或是打零工,不过咱们目前做足了保障,巴旦木园的收益是完全能给他们一家带来不菲的收益,足以供养他们了。”

“吃喝不愁是一回事,有没有工作又是另一回事。”徐超立马纠正道。

徐超虽身为扶贫办主任,但关于乡村就业青年的情况,还真没具体了解过。

毕竟如辛友鹏所说的那样,扶贫补贴和标准就摆在那里,村里每户每月的补贴都是实时到账的,加上产业链的构建,家里只要有一两个劳动力在工作,所得收入就能支撑一户家庭的正常开销。

所以,对于那些溢出来的待业青年,也就自然没人去管他们了。

这算是民生保障工作中的一个小疏忽。

徐超将高曦权与自己的想法捋清楚后,重新告知辛友鹏。

辛友鹏思索了片刻,恍然大悟:“徐主任的意思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准备召开村民大会。”

“不用急,你还是先去和村民代表们商量一下,让他们去转告村民,我记得夏马勒巴格村的村民大会是每周一吧,现在是周三,下周一开会时再详细说明,完全没有问题。”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庞敏那边的工程队招标和规划方案还没制定出来,万一两边都出现了意外状况,光靠他们这四个人可应付不过来……

回到扶贫办后,徐超稍作休息,便重新打开电脑,从政府乡村管理系统中调出了各村就业青年的详细资料。

“小高,我寻思这件事还真不能忽视。”徐超边检索资料边说道,“光夏马勒巴格村就有这么多待业青年,别的村估计也不少。这个情况,我们在以往的工作中没有注意到,的确是疏忽。”

“超哥,这也是没办法的吧。乡里村民多,劳动力充足,而工作岗位也就那么多。”高曦权摊手道,“何况这是是人保局该操心的事吧,我们只要保证他们吃喝不愁,脱贫摘帽就行了。”

“你说的是一方面,现在既然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难道要置之不理?当然,这事的确也不归我们管。所以我把报告写好,发送给人保局,让他们来处理这个问题。”

说话间,徐超已经导出了档案。他便开始结合档案资料,撰写报告。

高曦权不好意思在办公室里闲着,但又的确无事可做,遂主动提出要去庞敏那边取招标与规划的暂定文件。

规划局虽是独立单位,但与县政府都在同一片区,两地仅有八九分钟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