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景点其实就是座仿古的博物馆,在一片仿古建筑物里分区域介绍汉莎当地的各种风土人情。唯一的亮点就是中午和傍晚固定时间,会邀请民间艺术家在中央大舞台上进行十二木卡姆表演。
此时距离表演时间还有三个小时,匆匆浏览完风土人情介绍,又拍了几张照片后的王昊顿觉索然无味。
好在距离古城景区不远的地方,就是汉莎着名的百年老街“喀赞其”。
众人索性脱离大部队,跟随拜老师来到“喀赞其”老街一家不为人知的老茶馆里品鉴汉莎特有的花茶。
这是一家年代久远到,就连拜老师都不清楚具体是哪年开业的老茶馆。
茶馆面积不大,约莫二十来平的直角形店铺里各种设施极为简陋,与店铺外繁华锦绣的“喀赞其”商业街格格不入。
老板是个白发苍苍的瘦小老人,不善言辞,终日默默地在馕坑前侍弄茶叶和馕饼。
店铺也没有装修过,一切都还保持着原来的毛坯样。显然他自开业起就没有装修的想法,这也使得本就泛黄的泥土墙被经年的馕坑烤烟熏得乌黑。
来店内喝茶的顾客也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三五成群地坐在店内长木凳上,带着方格子的维吾尔族花帽,佝偻着背显得是那么的木讷寡言。
除了喝茶与偶尔的闲聊外,就只剩下呆滞地盯着墙壁上挂着的一台上世纪造的黑白调频电视。
而除了黑白电视外,屋内唯一稍显现代化的电器是一座世纪初的海尔立体式冰箱。
一切显得是那么祥和自然宁静却又隐隐带有些悲凉……
王昊,徐超和高曦权刚进门,立马就有一种穿越回三十年前的感觉,心态也不自觉地代入进了店内的氛围中,变得触景伤情起来。
拜老师则十分自然地同茶馆老板打了声招呼,再点了一壶藏红花与一壶维药烹制的本地老茶后,这才回到了座位上。
“怎么样?都没来过这种地方吧。”拜老师坐下后眼见三人目光透着些许苦楚,忍不住笑道,“我怎么感觉你们三个比我这个老头子嘛还老得很呢。”
“的确是第一次来这里,有些不太适应。”徐超调节了一下心态,企图活跃气氛,“老拜同志本来就很年轻嘛。”
高曦权见其他老人面前都摆着一壶茶,忍不住压低声音道:“拜老师,这里的茶应该不会很贵吧?”
“药茶一块钱,藏红花二十。馕是一块一个。”拜老师驾轻就熟说完,还抖了个新潮的词,“无限续杯哦。”
“这电视原来放的是三国演义!”王昊忽然像没见过世面一样惊呼着。
进门后他就被黑白电视所吸引,努力想要分辨这清晰度不高的电视究竟播放的是什么,而直到“滚滚长江东逝水”这熟悉的曲调出来后,他才恍然大悟。
虽然王昊声音不大,但动静还是被店内其他老人注意到了。他们像打量着某种新事物一样,望着王昊等人。
其中一名老人用本地话说了句什么后,其余老人并没有回应,仍旧默默缓慢地做着自己的事。
这让王昊三人忍不住悄声询问起拜老师。
拜老师正想解释,老板正好用托盘端来了热茶和切好的馕。
拜老师只得改口道:“先喝先吃再说,我估计你们也不懂操作。要像这样掰开这个馕嘛,泡进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