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愿作胡杨留新春(三)(1 / 2)

与此同时,隔壁汉莎县正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中。

挂满枝头的巴旦木果,在经历似火骄阳的暴晒后,如今颗颗果实饱满,粒粒笑口常开,静静等待着果农去采摘,晾晒和加工。

以往这些活都得由当地果农或是村集体去请专人采摘,否则单凭一个村的人手根本应付不过来。

但今年有了农科站干部和研本支教工作队的加入,并不需要再花费重金去聘请大量的采摘工人。

余下的任务就是尽快联系市场,帮助果农将晾晒加工好的巴旦木果销售出去。

“截止昨天,全县90.3万亩巴旦木园总产量9.8万吨,已销售5.8万吨……”徐超望着早报上农业板块的统计信息,忍不住重新念了一遍。

虽然这篇不过短短百字的文章并未透露出任何巴旦木果滞销的意思,可结合往年的信息来看,今年上游果实产量骤增,下游市场的需求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若是如此,只怕到了十月中旬,巴旦木果滞销后,果农就只能被迫以最低价去处理积压在仓库,仍没有销售出去的巴旦木果。

而这还是最好的情况,起码还能再赚一点。

要是这巴旦木果连低价也卖不出去,一直堆在仓库里,那势必会影响果农们的种植信心,也会对之后的文旅改造产生影响。

这是徐超最不愿意见到和面对的情况。

徐超放下报纸,琢磨了片刻后,朝对桌的高曦权吩咐道:“小高,你和巴旦木农业创新公司的烨经理联系一下,我们中午一起吃个饭。我感觉今年市场的行情不太好,有些事要叮嘱一下他。”

正在整理文旅改造方案的高曦权闻言,点了点头:“行,我这就去联系。”

高曦权拿出手机翻找着烨经理的电话,正欲拨打,却被徐超连声打断:“算了,你还是先别联系他了,再等几天吧,中午我们先去找老鹏。”

“那得看辛书记有没有空了。”高曦权说着,还是给辛友鹏发了询问消息。

这半个月来,汉莎政府从上到下无不在忙碌着,唯有高曦权自结束工程队招标后,就没再出过远门。平时除了帮徐超处理文件和撰写方案外,就是负责审核下级干部报送上来的材料。

清闲倒也清闲,只是高曦权一时有些不适应。

过了好一会儿后,辛友鹏才匆匆回复称,中午还得在巴旦木园里协助果农,要见面最迟也得三点过后。

高曦权将消息转告给徐超后,徐超沉吟了片刻道:“行吧,下午也没啥安排。你就跟他说四点半,在老地点集合。”

徐超口中的老地点自然是他们去了多次的那家老城区烤肉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