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敢教日月换新天(六)(2 / 2)

得知陈韵欣出事后,拜老师不顾没处理完的家事,立马飞了回来。

“醒了就好,阿尔塔村的那个防洪负责人,我这次肯定饶不了他。”刚刚打完电话把霍什拉甫乡政府应急处理处又骂了一顿的徐超咬牙切齿地说完,便给众人分享了一件好消息。

为了确保溺水后的陈韵欣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他已经通过乌市的熟人联系到了乌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两天就可以安排转院。

“王昊,你给葛书记那边也汇报个平安吧。”徐超忍不住提醒王昊,“而且她这是做了件好事,师大理应要宣传一下的。”

正当王昊想要应答,拜老师立马抢过话茬:“这件事我都给天山网的编辑交代了,宣传嘛肯定是要宣传一下的噻!”

陈韵欣平安的消息很快飞回了乌市,惦挂此事的葛祥书记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若是陈韵欣真有个三长两短,那师大可不好交代了……

葛祥随即又向王昊老调重弹道:“你们支教搞建设的,可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许是老天也为陈韵欣奋不顾身救人所感动,汉莎十年难遇的一场暴雨于陈韵欣救人当天夜里结束。

事后经过民政局统计,此次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共导致5个乡镇约3000人受灾,房屋倒塌421间,亩经济农作物受淹没,初步预算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万元,所幸并无人员伤亡。

陈韵欣苏醒后又留在汉莎医院观察了两天才在徐超朋友的安排下转至乌市医院。虽然陈韵欣强硬地想留下来继续工作,但她的身体状况并不允许她这样做,况且陈韵欣的父母也都赶到了乌市,等待着与她的团圆。

陈韵欣转院当天,收到了阿尔塔村村民送来的慰问品以及当地孩子们写的书信,而在拜老师的安排下,天山网记者不远万里赶赴汉莎,为陈韵欣进行了小小的专访。

此专访择日报道出来后,立马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关注,引起了诸如共青团中央,长安剑等官媒的点赞,转发和评论。

陈韵欣连同疆省正在进行的研本支教驻村工作一事,被越来越多的网友所熟知,其中不乏有网民自发组织规模不一的爱心捐款捐物活动。

募捐来的资金和物品,由疆省团委进行了公开透明的安排,保证了其合理使用。而这些捐款捐物活动也为王昊下学期在鹿首开展的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

另一个由陈韵欣救人善举带来的影响,就是推动了阿尔塔村和喀群乡引水枢纽附近村的拆迁搬迁工作,上门做思想工作的驻村干部从此有了很好的例子来劝服这些懒汉尽快搬迁。

而磨蹭了许久的叶尔羌河干支流引水大坝工程也在八月下旬提速,于年底终于竣工。

随着叶河各节点大坝建成,汹涌的河水在此改道,从导流洞向下游而去,改写了叶尔羌河流域“三年两涝”的历史。

流域内农牧民群众彻底告别了千年水患和沉重的防洪负担的同时也极大缓解了南疆三地州电力短缺状况问题。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时光如梭,随着红领巾小课堂最后一堂课在欢快的下课铃声中落下帷幕时,同孩子们道完别后的王昊随即接到了艾合买提打来的电话。

“小王同志,是今天回还是明天回的嘛?你上次发给我的那个毕业班方案撒,我和冯书记都很有兴趣,我们在教育局老地方等你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