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鹿首,则是固定由四、八年级接受抽检。一来这两个年级都是毕业班预备,通过考试一定程度上能预测出明年的升学率,二来通过检测也能供教师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也因此,这两个年级的教师在抽检前的工作量和压力要比别的年级教师要重许多。
而王昊作为八年级的教师,自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与库德来提不同的是,王昊算是半个“全能教师”,除了艺术类课程没有带外,已经包揽了所有文科类课程,所以落在他肩上的担子要比其他教师更重。
知道肩负重任的王昊并没有因此而叫苦喊累。从鹿首县城回来后,便一头扎进了办公室,拿出上周所带班级的周测成绩单分析起了孩子们的成绩状况,准备第二天按个人进行评述。
虽然王昊带的科目多,但好在班级并不多且极其有规律。比如三班、七班、十七班,王昊就负责他们的文科三科目,一班和二班则在三科目的基础上加上了语文。
已经入校大半个月的王昊对这几个班的孩子们虽不能说个个熟稔,倒也能够对得上号,知道谁是哪个班的。可这些孩子们用的总归是少数民族那带点的一长串名字,所以有时候王昊也不能立马分辨出谁是谁。
这多少有些弊端。王昊在进行成绩分析时,只好暂且不去想谁是谁,专心分析着孩子们的成绩。
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要求极为细腻。就拿语文科目来说,王昊不仅要通过总成绩表去查明孩子们谁合格谁不合格,还要通过明细,分析每位孩子具体优缺,必要时还得结合孩子们的答卷具体分析。
南疆的孩子普遍基础薄弱,对于语文科目更是从零开始,及格者寥寥,也可以说根本没有,起码王昊所带的班级没出现一名及格的。
临近及格线的倒是有几位,一班有两名甚至在这次考试一举拿到了54分的好成绩,放在普通班里已经十分优秀了,但王昊希望她们能再突破一下,争取在抽检中拿到及格。
为此王昊结合着成绩分析给这两名学生制定了单独的计划,希望能帮助到她们。
至于剩下20左右的学生,王昊也不能就此放任不管,结合成绩分析工作,找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通病,再对症下药就已经足够了。
语文学习怎么说都要靠平日积累,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方法。
当王昊完成两个班的语文分析工作后,夜已经很深了。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点亮窗台上的蕙兰的同时,也点亮了王昊的回忆。他忽然就想起幼时经常听到的一首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这么多年过去,王昊已不太记得那首歌的旋律,对歌词却铭记在心。王昊干脆当场找出来,跟着旋律轻轻哼了起来……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
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
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
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
啊~每当想起你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