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山那边吹来的风(二)(1 / 2)

早在出发前,鹿首县驻村支教工作队就建好了一个所有成员参与的qq总群以及一个鹿首县各支教驻村点组长所在的微信小群。

如今,两个群的群主都换成了王昊。

然而王昊还没来得及在群里说一句话——不是他不想说,只是火车彻夜穿梭在茫茫戈壁滩上,信号实在不要太好,偶有信号的地方,收发消息也会延迟好一会儿。

眼下,火车已经跨过戈壁,久违的人间灯火也重新回到了视线里。信号虽说还没完全恢复,但已经可以保证基本的收发消息了。

王昊迅速编辑好一条自我介绍的消息后,又编辑了一条明天的工作安排以及一会儿在出站口集合的消息,并提醒已经睡醒的同学,相互之间叫一下,可别下车后发现漏了哪位同学。

确认几条消息真的发出去后,王昊这才安心地回到了自己的铺位,将行李挪到了车门处。

鹿首县是喀什地区仅次于汉莎和喀什噶尔市的交通大站,在此下车的人很多,为此,列车长特意将各车厢的照明灯打开,以方便游客搬运行李。

王昊站在车门前,因没有适应突如其来的强光,他干脆眯缝起眼睛,一边适应一边透过模糊的视线打量着车窗外的一切。

当火车驶出闸道口,鹿首县城星星点点的光亮便完全映入了眼帘,在拂晓时分的荒漠里好似一场华丽且孤独的灯光秀。

不多时,伴随着列车“吱呀”一声减速,火车慢慢驶入鹿首县火车站……

时令虽已是惊蛰,但对于帕米尔高原上的鹿首城来说,不过是孤寂的寒冬临近尾声,那真正温暖的春天可还远远没有到来。

王昊刚下月台,就被平地而起的阴风侵袭得打了个寒颤,他不得不将呢子大衣的衣领竖起,却仍挡不住浸入身体的寒意。

不过,这寒意多少是驱散了王昊的困意,让他得以重新抖擞起精神,顺着人潮走进温暖的候车厅里。

经过清点人数、登记信息,检票出站等琐事后,王昊领着工作队的众人走出了车站。

此时大家才真正见识到鹿首县的全貌。

破晓之光照映下的县城,展现了她的真实与质朴——空无人烟的街道上,零星几棵秃了头的绿植正无精打采地立在街口,好似垂暮的老人。

街道两旁有些样式新颖的新商业楼,因常年风沙的浸染,而蒙上了一层灰面纱。至于街尾处一些老旧的商业楼,就有些破败不堪了,倘若没有零星灯火宣告着楼里仍有住户,倒真让人觉得那就是等待拆迁的旧居。

对于杨家明这样自内地而来,从未深入天山南麓的同学来说,鹿首县的情况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糟糕,当即便有人发出了几声不满的抱怨。

身处队伍中心的王昊,自然捕捉到了这几声抱怨。他有些无奈,鹿首县的条件,放在全体支教驻村点里,谈不上最好,但也不能说太差。

再说了,他们是来驻村支教的,又不是来度假享受的,有何挑剔可言?

但眼下可不是去管这件事的时候,王昊让杨家明照看好行李后,便自顾自地走到一棵无人的树下,掏出手机,输入了一串号码。

这是鹿首县委扶贫办主任周琴的手机号,是昨夜葛书记交给他的,要他到达鹿首后第一时间与这位周主任联系,好安排接待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