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差异化(2 / 2)

中和之道 匪迦 1300 字 17天前

白穆反而笑了:“原来是跟别人不同而已嘛,那不正好说明我们的差异性吗?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样一来,我们估计马上就直接进入了最后二选一的终极对决,因为站在客户的角度,他们最终总归要从两个技术方案中选一样,毕竟Ncm和NcA各有各的优劣,属于伯仲之间。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方案目前还属于百家争鸣阶段——当然,也没有百家那么多,没有必要过早在一条道上绑死。我觉得腾驰汽车和王丰泰是有这个开放度的。”

他转了转眼珠子,又补充道:“当然,在价格别相差太离谱的大前提下......”

郭兴听他这么一说,觉得很有道理。

他立刻觉得刚才那点顾虑伴随着眉间皱痕的舒展而消失了。

“行!那你就开始去搞报价和商务方案吧!我和一哥把技术方案最后理一理,也开始组织大家行文技术建议书了。”

“好,分头行动!对了,一哥,再跟我们那几家合作方说一说,最后面对腾驰汽车提交项目建议书的时候,整体上都以我们的名义嘛......虽然我们没有提供整套方案,但毕竟隔膜和铜箔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我相信你的魅力!”

“......”

白穆判断的没错,一个月以后,当他们跟另外两家的项目建议书全部提交给腾驰汽车之后,他们很快便确定了最终的两个选择。

兴能中和与中沙电池。

对于郭兴们,尤其是白穆和李柘一来说,这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对决。

“好嘞,好嘞......半个月时间,没问题,我们一定按时交最后的方案和报价!”白穆挂掉与腾驰汽车新能源汽车事业部采购总监顾媛的电话。

此刻,他正与郭兴在一起讨论着见下一波投资人的事情。

在项目的一开始,他主要是跟周晔打交道,随着立项的深入和整个流程的全面铺开,技术总监马刚和采购总监顾媛也深度参与进来。

这款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型号也终于正式确定下来,而不再像之前,仅仅采用一个字母代号。

新驰汽车。

“我敢保证,王丰泰已经拿到了腾驰汽车总部的批准,将新能源事业部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新能源汽车子公司,就像其他那几家车厂一样!”白穆兴奋地分析道。

郭兴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是的,叫新驰汽车,就可以看出他们的野心很大,这个名字放在一款汽车上当然很不错,但更适合一家汽车企业......不过,这不是我们目前要担心的问题,我们得在半个月之内,再次对我们的技术方案进行全方位的扫描,确保万无一失,还要对报价和商务条款进行必要的调整,争取一击制胜!”

“关于这一点......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白穆便把自己对于报价和商务条款的设想说了出来。

郭兴听白穆说完,问道:“你确定我们不用让利太多?要知道,相比中沙电池,我们什么也不是,一家侥幸存活至今的初创企业而已,当时,你非要让一哥去说服合作方最终以我们的名义竞标,我虽然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但不确定这到底是不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新驰汽车将成为独立的子公司运营这一个判断成立的话,我这个结论便也成立。在我看来,王丰泰这次最重要的目的是利用新驰汽车的立项机会,实现对标他们的那两家最大的竞争对手:dtc和创寰汽车,让腾驰汽车事业部真正实现独立运营。我们看一个方案是否能够成功,不光要看它是否满足客户的技术和商务要求,还要看它的成功,是否能够满足客户当中最重要那个角色的个人成功诉求。”

“那你怎么从这一点上来推断,我们的胜算很大,以至于在价格上可以保守一点呢?”

“对于王丰泰来说,实现独立运营的标志有两个,一个是新能源事业部变成子公司,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这当然很重要,但只是形式上的,相比第二个标志,甚至不是那么重要。而这第二个标志,就是,他的主意,他的观点,能够很大分量地影响这次新驰汽车的供应商选型。光有独立的法人实体,说了话不算,远远不如哪怕继续保留事业部,却可以一言九鼎。”

郭兴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所以......如果选择中沙电池,一点悬念都没有,根本无法检验出他王丰泰自己的意志,因为在一般人看来,兴能中和与中沙电池相比,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是,我们自己知道我们的方案经得起考验,我们的价格也有竞争力,所以,最后如果能赢下来,并不是靠什么歪门邪道。但这个结果,恰巧可以成为王丰泰某种程度上的‘独立宣言’......”

白穆满意地笑道:“你对商业和市场的敏感度又有进步了,没错,这才是我们最大的差异化。”

郭兴哼了一声,依然沉浸在自己刚才的话当中,他继续说道:“当年,我们的第一个新能源汽车项目——新驰汽车在进行供应商选型的时候,最关键的电源系统当中,我敲定了初创企业兴能中和代表的新势力,他们的方案与我们创新和实现零的突破的决心不谋而合,现在看起来,这是一个经得住考验的决定......”

郭兴的语气,俨然自己是王丰泰附体,而他们兴能中和的电池产品已经在新驰汽车上取得了商业成功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