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荷包(2 / 2)

石珪这才无奈的合起荷包,盯着烛火思忖起来,这东西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怎么会看不清里面?

再说了,这东西轻的不像话,即便是像平苍县里的姑娘们,用荷包来用来装东西,那这荷包里面恐怕也只能装上几页纸。

难道真是用来装纸的?比如说信件之类的东西。

但这不对啊?

当时,那个采花大盗身上,除了这个荷包,还有用来掩饰身形的兽皮之外,身上就什么东西都没有了,这事情,可是石珪后来去问了县里的仵作后,才知晓的。

单单那张兽皮就如此珍贵,这荷包不该什么都没有吧?!

莫不是,这荷包正是用来装信的?就像那个三十年前的柱国大将军留下的信一样?!

想到这里,石珪忽的就想起,藏在那个信封里的桃林渡司库衙门的凭证。

石珪赶紧倒转荷包,一只手捏着荷包下端,一只手重新打开荷包口,就这样拿着荷包不停的抖动,期望能从荷包中倒出点什么东西来。

但任凭石珪拿着荷包,上上下下的抖动了半天,没见任何东西从荷包里倒出来。

石珪未免有些失望,满心的欢喜,几乎化为一阵阵的惆怅。

自己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灵力,耐着性子总算把荷包的灵力盖子,给磨掉了,但换来的却是一场空,他心中难免有些失望。

回想自己踏上修仙之路后,自己的每一步都如此艰辛,付出了巨大的辛苦努力,往往颗粒无收,就连打开太一生水妙化真经的传功玉简,也是几经波折。

想到这里,石珪忽然心里一动,赶紧按下了自己的悲春伤秋的情绪。

这修仙界的东西,可能真不能用自己日常的经验,来判断使用方法。

就像一个普通人,谁能想到传承玉简,必须得搁在脑门上才能使用?!

自己现在看不清这荷包里的奥秘,可能也是自己的方法不对。

想来用世俗的打开荷包的方式,可能根本就是错的。

但,打开荷包的正确方式又是什么呢?

石珪用手捏着荷包,盯着身旁的烛光,陷入了沉思。

这修仙之物,必定是修仙之人所用,肯定是要修仙者与平常人不同的地方,才能使用修仙之物。

那么,这修仙之人,尤其是进入了炼气期的人,与凡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石珪细细回想了自己进阶练气期的过程,忽的才发现自己,比凡人期的自己,仅仅是多了两项特殊的地方,一是丹田中有了灵力,二是识海中多了神识。

莫不是使用修仙之物,就要落在这两项特殊地方不成?

好像应该如此,就像自己进入传功玉简时,靠的就是灵力包裹的神念。

想到这里,石珪这才忽然回过神来,定睛一看,小方桌上的那只蜡烛,都已经烧掉了一半。

石珪不再犹豫,用手捏住荷包,调动灵力,像往常消磨灵力盖时一样,把灵力就往荷包里一探。

那灵力灌入荷包后,就像苍梧山间的悬崖瀑布一样,灵力如同水流一样,从荷包口这个悬崖口,泄入了荷包的无底深渊里。

石珪将体内三分之一的灵力灌入荷包后,他捏在手中的荷包,也只是轻微的鼓胀起了一点点。

石珪估计,别说自己灵力不够,即便是自己灵力完全足够,就这样无休止的灌入荷包,最后也只会是把荷包给撑爆而已。

单纯的灵力灌入应该不是荷包的使用方法,石珪明智的停下了用灵力灌入荷包的做法。

那么接下来,应该试试神识了?!

如今的军营当中,石珪可不敢外放自己的神识,但要用神识探究荷包,却也不难。

石珪就像用传功玉简一样,直接把荷包贴在自己的脑门上,然后从识海中调动神识,就往荷包里一扑。

这一扑不要紧,石珪的神识,就像直接穿过了一层厚厚的墙壁,直接扑进了一间灰蒙蒙的“房间”里。

这个“房间”,和石珪平苍县家中的耳房,差不多大小,大约十来丈见方大小。

“房间”的上下和四面,都是灰蒙蒙的“墙壁”,墙角堆着些东西,当中有些小瓶子,还有几个盒子,几个鼓鼓囊囊的袋子,一些衣物杂乱的堆在一起,那些衣物中甚至还有几件艳丽的妇人衣装,当然最吸引的石珪的,还是当中有三条四方长条状的青玉石,还有旁边散落着一些金银之物。

这荷包果然是装东西的,只不过这装的地方,有些神奇诡异罢了!

石珪的神识快步“上前”,“伸手”就要“拿起”那些东西,但这就如同猴子捞月一般,石珪用“手”拿了几次,都如同用手抓泡影一般,失败了。

石珪只得按耐住急躁的心气,让神识退出了荷包。

怎么会拿不出来?!

这东西莫不如同进入传功玉简一样,也是要灵力和神识一起参与?让灵力当做神识的“手掌”?

石珪深吸了一口气,再次把荷包贴在自己脑门上,然后调动自己的灵力,裹着自己的神识,就往荷包里钻了进去。

“哗啦啦!”

一阵物品的跌落声响之后,石珪盘坐的身体旁边,忽然就落下了不少东西,层层叠叠的,堆过了石珪的腿,甚至让他所在的小帐篷,都显得有些杂乱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