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轰轰穿着燕青的油膀黄皮靴走了这大半日,已经撑大了,穿在脚上正合适。而且是真皮的,足可以媲美他原来的牛p鞋。还要什么八耳麻鞋?光着名字听着就土气。
他一路上走累了,正好坐着打瞌睡休息休息。
掌柜的刘麻子飞快地瞥一眼众人脚的尺寸大小。只见羌锵和晶晶鞋外面缠着绸子布,另外两位,则是直接用绸子布缠着脚。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掌柜的刘麻子登时惊得呆了,问道:“敢问几位客官,你们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什么风俗?把袜子穿在鞋外面?”
燕青笑了笑,回答:“俺是临淄人氏。这几位是俺的朋友,他们是从……”
“苏门答腊岛来的。”晶晶赶紧提醒燕青。
“噢,对了。他们苏门大蜡岛来的客人。”燕青接着话头说道(尽管他根本不清楚苏门答腊岛是在海里还是湖里),“在他们岛上,人人都是把袜子穿在鞋外面,这是当地风俗。俺也学着赶一回时髦。掌柜的,你莫要啰嗦,快去拿鞋来,给我们试一试。”
“苏门大腊岛?”掌柜的摸了摸脸上的麻子,不懂装懂地说,“从没听说过。苏门?大蜡?如此说来,你们都姓苏?专做大蜡生意的?”
“不错。我们都姓苏。又做蜡,又卖蜡,还打蜡。总之一句话,作蜡了。”羌锵一本正经地回答。
“额滴娘娘!苏门大蜡岛!俺这回记住了。岛上的风俗是袜子外穿。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哈哈。”掌柜的刘麻子直笑得脸上麻子乱颤。
他去货架上拿了四双八耳麻鞋,递给几个人。
晶晶好奇地问道:“掌柜的,请问这鞋为什么叫八耳麻鞋呢?”
“客官,你听俺道来。这鞋底是四层千层底。由泰安城几十个麻脸大婶搓麻绳,再由几十个麻脸大婶手工纳缝。针脚密匝整齐,如同麻脸大婶脸上的麻子一样……”
羌锵不由得打断了他的话,问道:“为什么非要麻脸大婶纳鞋底子?”
“那当然!”掌柜的刘麻子振振有词回答,“脸上没有麻子,还做甚么麻鞋?”
羌锵眼前浮现出几十个麻脸大婶一起纳鞋底子的壮观场面。麻脸大婶的麻子和鞋底上的针脚,加在一起该有多少个麻点呢?别说神算子晶晶了,估计数学天才韦神来了也数不清。
他不敢再问下去了,说道:“行。我听明白了。麻鞋之所以叫麻鞋,是因为全是麻脸大婶做的。”
“对喽!客官是苏门大蜡岛来到尊贵客人。小的万万不敢胡说八道蒙骗你。”
“掌柜的,你说了半天,还没说为什么叫八耳呢?”晶晶追问道。
“客官,你看这鞋,鞋头一块布,左右鞋帮两块布,鞋跟一块布,每块布都是弧状椭圆形,很像耳朵,四块耳朵布缝成鞋,加在一起岂不正好是八耳麻鞋?”
天啦噜!你这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这题不用请韦神来,小学生都算得清。
晶晶笑道:“掌柜的,照你这么说,应该是四耳麻鞋,怎么是八耳麻鞋呢?”
“客官,一只鞋四耳,两只鞋不是八耳么?卖鞋都是论双卖的,哪有卖一只的道理?所以叫做八耳麻鞋。”掌柜的刘麻子振振有词回答。
原来这么个八耳麻鞋!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连坐在一旁打瞌睡的牛轰轰都差点儿笑醒了。
晶晶和羌锵各自脱下脚上的运动鞋,试穿八耳麻鞋。
掌柜的刘麻子头一回看见稀奇古怪的运动鞋,吃惊得险些晕倒在地。
“额滴娘娘!你们苏门大蜡岛上的鞋长这样?鞋上干嘛打那么多窟窿眼?”
“为系鞋带用的。”
“额滴娘娘!在鞋中间开个口子,然后再钻窟窿眼系鞋带?真不知道你们苏门大蜡岛上的人是怎么想的!没事在鞋中间开口子干嘛?直接一块耳朵布不就完了?”掌柜的刘麻子说道。
晶晶和羌锵互相望望,心里都在想,掌柜的说得对啊!好好一双鞋,没事非要中间开个口子干嘛?完了还要用鞋带系上。那么多窟窿眼,穿一回鞋带能把人累死。真不知道那些运动鞋厂家是怎么想的。
大家买好了清一色的八耳麻鞋,穿在脚上,整齐划一,显得分外精神。
燕青从包袱里摸出两块碎银子,付了鞋钱。
晶晶和羌锵用绸子布包上运动鞋,挂在脖子上,就像小时候去什刹海滑冰脖子上挂着冰鞋一样,走出刘麻子鞋店。
牛轰轰揉揉惺忪的睡眼,对燕青说道:“怎么能让你花钱呢?那什么,小熊担子包袱里有金银首饰啊!我记得书里面讲,你们大宋朝,随便拿根金钗耳环什么的,不是也能当钱花么?”
燕青小声回答:“恩人。书里说的那是人家自己的金钗耳环。咱们这是黑风老妖抢来的,使不得。不小心被店铺报了官府,麻烦不起。待会儿俺去找家当铺,拿些金银首饰当了,换成银两,这才使得。”
“噢!明白了。”牛轰轰恍然大悟。
走不远便有个当铺,燕青带着熊铁进去,把担子上的金银首饰换成银两,装进一个包袱里,出来交给牛轰轰拿着。
晶晶嫌自己身上的紫色棉袍太短,又叫大家一起去了衣裳店铺,每个人都买了几身合适的衣服,方便以后换洗穿了。
大家商量,先找一家客栈住下,吃了饭,再去办理扑跤打擂的手续。
可是万万没想到,诺大一个泰安城,好几百家客栈,因为看扑跤的客人太多,竟然家家客满!
众人一直走到大街尽头,拐进一个巷子,才找到一家三圣客栈。
煞是奇怪!
别的客栈都是人满为患。偏偏这里竟然一个顾客都没有。
什么情况?莫非是个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