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黎王会做戏(1 / 2)

吃过饭,皇帝还有政务要处理,就马不停蹄的奔着御书房去了。

离开之前握着何令颐的手就说道,“再有半月,父皇的棺椁也要下葬皇陵了,到时候你与孤一同前去,等他与母后合棺后,皇陵就要封起来,到时候孤会以守孝为由,取缔三年一次的春选,你安心便是,当初既然答应过你,那后宫就不会再入新人。”

这话说的何令颐比从前任何时候都要动容些。

身为帝王,他有他的义务和权利,开枝散叶就是其中一项,所以何令颐在嫁入东宫之时就早有准备,虽然心中是期盼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但也知道并不现实。

但现在这话从皇帝的嘴里说出来,总归是有些感人。

故而这一夜,她睡得比从前更踏实了。

新政新气象,皇帝上位之后就连续颁布了许多新的条令和政策,其中一些是以为先帝积福为由,比如大赦天下,比如免赋三年,因此上上下下的都对新朝赞誉有加。

不过,里面却有一条惹得众皇室宗亲不快,那就是推恩令。

官员有功,可得世袭,但从来都是只有嫡长子可继承,除非嫡长子出意外才会有其他备选,但宗亲们却不一样。

百年累积下来,皇族在封地的扩张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虽然前面还是太子的时候,皇帝对瑾王府动手令不少皇族都开始夹着尾巴做人,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想要彻底的解决这些问题,唯有实施新政。

因此,政策一出,宗亲中的两极化分裂就很严重。

嫡长一派自然是不愿意权利外放,但其他的宗室成员却乐见其成,都是享惯了福的,哪里顾得上后世子孙,能自己先快活就快活,因此对于皇帝的这个决定,都是纷纷表态支持。

朝堂上,为了奔丧和参加新帝登基大典,从各地赶来的藩王们统统齐聚,大肆的发表着对于此事的看法。

皇帝也不介意朝堂喧哗,因此闹闹哄哄的,自己坐在龙椅之上就静静地听这些王爷们的“谬论”。

“推恩令?说的好听,那无非就是要将咱们分而治之,陛下才刚上位就如此的好手段,也不怕寒了叔伯们的心吗?”

开口说这话的是皇帝的叔祖父,年纪一大把,但精神头却很好。

他的封地乃是泰州,富庶的很。

但因为常年风流,子嗣也是一抓一大把,若是推恩令真的实施下去,那么泰州之内起码要分裂成十余处小封地,如此一来,用不了三代人,泰州就不会是他们这一脉的依仗,而是累赘了。

因此,他自然跳着脚的不同意。

皇帝听到他的话,也不生气,目光看向其他王爷,平静的问了一句。

“今日召见各位叔伯们,自然是希望你们畅所欲言,新政必然是要推行的,但孤也不愿诸位太过为难,所以今日就把事情说开,黎王叔觉得呢?”

突然被点名的黎王,明明是所有王爷之中最不起眼的。

要不是还担着这个名头,其他的王爷甚至都不屑与之说话,毕竟几十年了,恒州都没有冒头的事情出现过,所以被忽视也正常。

只见他表现出一副吃惊的模样,随后就走了出来,还对自己的衣裳做了整理,继而恭敬态度的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