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有些为难道,“冯掌柜,我已经不是头一回来你这里卖姜黄了,去年秋收后我带着孩子来卖,你还给两文钱一两呢,这才过去多久?咋能这么快就降价这么狠呢,一文半一两实在不划算呀。
你应该知道,这种姜黄和种生姜道理差不多,必须种的稀疏才行,而且你看我这姜黄比生姜个头大得多,就该明白我种的姜黄比别家种生姜还要稀,若是种的稠了便结不了这么大的果,种稻子就不一样了,种的稠稠的依旧能打很多稻米。
若是这价钱给的不划算,那我们下一季就不能种姜黄了,也不能赔钱种姜黄浪费一季的田不是?”
冯掌柜没有亲自种过姜黄,也没有见过姜黄田是啥样的,他自然不知道要种多稀疏才行,所以林青川一说这次给的价格不划算下一季就不能种了,他立刻有些着急了。
“别呀,大兄弟,你看你这姜黄种的多好,个大饱满又匀称,入药效果是极好的,这药能治伤救人,你种姜黄干的是善事,咋能说不种就不种了呢?
你要是嫌一文半一两姜黄不划算,那我就勉强再给你涨点,但是也不能涨太多,你也不能让我赔钱收是不是?”
水生心里有点慌,青川哥告诉他,之前卖的两文钱一两,现在冯掌柜只愿意给一文半一两,价格越来越低,他心里有点没谱,听冯掌柜愿意再给涨点,他忙抢先开口问。
“冯掌柜愿意涨一点是多少?”
冯掌柜扯唇笑笑,道“一文六一两,咋样?”
林小棠暗道“不咋样”,才给一文六一两,这冯掌柜简直是奸商,心太黑了!
他和爹头一回去平定县,问过百草堂的伙计,人家说,散收愿意出两文半一两,要是量大还能找掌柜谈,散卖是三文钱一两,中间差着半文钱,那便有不少谈价的空间。
只要发动村民们大量种姜黄,来年十里八乡的都跟着种,别说是一两赚一文钱,就是一斤赚一文钱,那也能赚不少差价。
林青川看女儿没吭声,他立刻摇头对等冯掌柜道,“一文六还是低了,冯掌柜给不了两文一两的话,那咱们各退一步,一文九咋样?”
冯掌柜面色略显尴尬,一文九和两文才差多少?一文半不行一文七也行啊,这个乡下的憨憨咋突然就聪明了,直接要一文九,真是气死个人了!
可先前已经收过两文一两了,要是压价太狠,人家下一季要真不种了可咋办?
于是,他只得咬牙答应,“成,一文九就一文九,我这是看咱都熟了,不赚钱收你们的,下一季收成了可得再卖给我。”
林青川笑着点头,水生开心得差点要蹦起来。
冯掌柜让伙计称了,给他们结了现银,又说了不少客套话。
林青川父女和水生走出药材铺子,三人当即决定回村找里正谈,必须说动里正先改种姜黄,赚差价的买卖才好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