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整日心心念念的,就是盼望自己的爱子贾宝玉,能够沿着科举之路稳步前行,通过刻苦攻读成为有用之才。
如今既然推脱不掉这份责任,贾政也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贾政虽然有一颗整顿族学的心,但却缺乏相应的能力。
这么多年以来,他一心只读圣贤书,早已变成了一个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书呆子,根本没有积累多少处理实际事务的经验。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族学现状,他只感到眼前一片迷茫,脑袋嗡嗡作响,好似有无数个问题同时涌上心头,却又全然不知应该从哪里入手才能有效地开展整顿工作。
无奈之下,贾政只得回去找他养着的那几个清客求助。
清客们倒是提议,凭着贾府的人脉,完全可以找个举人甚至进士去族学担任先生,这样教学水平岂不就有了保障?
贾政听了,深觉有理。
特别是想到外甥女黛玉,虽然比宝玉还小了一岁,在妹夫林海的教养下却已经知书达礼,学识和能力都超人一等,甚至还得到了太上皇和皇后的青睐。
当初林海也是专门找了正儿八经的进士贾雨村当她的先生,可见老师的水平的确能够影响学生的成就。
贾家在文官中虽然没有林海那样的人脉,但就算找不到正儿八经的进士,想找个把久试不第、为生计发愁的举人还是很容易的。
这样的人来族学教书,怎么也会比年纪老迈却仍然只是一个童生的贾代儒要靠谱。
贾政虽然没什么能力,办不了大事,但是在京城范围内,物色几个穷困潦倒的举人还是能做到的,因此很快就找到了让自己满意的教书先生,礼聘对方到族学去授课。
然而,这些教书先生学问虽高,却大都家境贫寒,贾府族学中却有一半以上都是骄矜的勋贵子弟,另外一半也都是跟贾府攀亲带故、狐假虎威的。
像是薛蟠,原先在金陵城中就是小霸王,来到京城之后,更被贾府那些不成器的子弟带坏了好几倍,又哪里瞧得上贾政请来的这些教书先生?
贾代儒在的时候,还能够靠着自己在贾氏宗族中的辈分,勉强压制一下这些学生。
现在换上了这些外来的举人,压根就制服不了这些调皮捣蛋的勋贵子弟,往往没几天就愤而告辞,连薪水也不要了,就迫不及待的逃离了贾家的族学。
贾政一连请了好几位先生,都是这样的结果,一时间也心灰意冷、束手无策了。
于是族学里仍然恢复了原先那般乌烟瘴气的模样,令得贾琮贾环在跟着黛玉修炼的时候,着实埋怨了一番。
两人虽然在读书方面没什么天赋,颇有几分学渣的潜质,但这段时间在姐妹们的开导劝说之下,也明白不能因为畏难而弃学,毕竟学到手的都是他们自己的本领,日后都有可能助他们一臂之力。
奈何族学每天都乱作一团,他们压根就学不到什么真知识,免不了抱怨在里面只是混日子、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