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考校(1 / 2)

虽然在梦里并没有看到任何的祖先,但醒来之后仍然心有余悸的贾母,还是觉得这就是祖先给予自己的警示。

毕竟在梦里一晃好几年过去,所经历的事情至今还历历在目。

那梦中的一切景象和情节,如果按照常理来推测衡量,都有着极大的可能性,会在并不遥远的未来真实地发生。

假如没有先前贾敏的魂魄入梦,向贾母透露一些隐秘之事;又或者贾敬未曾在梦境之中目睹到宁荣两府日后的命运走向这般惊人的先例存在,恐怕贾母此刻依然会对这个离奇的梦境心存疑虑、疑神疑鬼。

可如今情况已然不同,当她从那场令人震撼的梦中惊醒过来后,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便坚信,这定是祖宗们特意托梦给予警示。

只是,让贾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个一直以来被她寄予厚望、视若珍宝的宝玉,竟然会是一个如此不堪造就、扶不上墙的人。

怀着满心的狐疑与担忧,贾母决定暂时按兵不动,表面上依旧风平浪静,但暗地里却已悄然展开行动,开始不露声色地仔细观察起宝玉平日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所得出的结果却令贾母感到无比的失望——这孩子,日复一日,真可谓是丝毫不知进取,整日游手好闲,不干半点正经事啊。

连唯一一个让贾母觉得有可能力挽狂澜,让荣国府重现两代荣国公时的辉煌的宝玉,都表现得如此纨绔。

每日里娇生惯养,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不说,在读书上面也未见得好到哪里去,只知道在后宅里跟丫鬟们调笑厮混,求着要吃丫鬟嘴上的胭脂,种种荒唐之举,难以尽述。

即便贾母用宝玉还小来解释他的所作所为,心底却还是一阵阵的发虚,因为在梦里,宝玉小时候就是如此顽皮胡闹,并且在她的宽容放任之下,直到成年仍然一发而不可收拾。

贾母心中暗自思忖着,也许自己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毫无保留地偏爱宝玉,将所有的期望尽数寄托于他一人之身了。

虽说长久以来,她始终认为宝玉尚年幼,未来尚有充足的时光能够奋发努力、扭转乾坤。

然而,当她不经意间转过头去,目光落在了比宝玉还要小上一岁的黛玉身上时,不禁心头一动。

只见那小小的黛玉,年纪虽轻,却已然能将贾敏遗留给她的田庄与店铺管理得有条不紊。

不仅如此,她每日勤奋读书,刻苦习武,竟没有丝毫事情被耽误。

这般懂事聪慧且多才多艺的模样,着实令人惊叹不已。

两相对比之下,优劣之分瞬间便清晰可见。

尽管贾母对宝玉疼爱有加,但面对眼前这鲜明的差距,也不免心生感慨。

只可惜啊,黛玉终究是林家之人,况且身为女子,即便再有才华能力,也难以承担起重振贾府这般重大的责任。

于是乎,贾母无奈之下只得重新调整自己的关注点,开始将目光投向其他的孙辈们。

经过一番思索后,她寻得了一个合适的理由,派人传讯给大房的贾琏、贾琮以及二房的宝玉、贾环还有贾兰等一众孙辈和重孙辈,让他们速速前来相聚,准备要好好考察一下这些孩子们的学问才识与能力水平。

先是在荣禧堂上挨个询问和考校众人的学业进度。

贾母自身欠缺这方面的知识,但黛玉却是探花之女,又师承正儿八经的进士,称得上是家学渊博,进京之前就早已在家里把四书五经都读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