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比恶了王夫人被赶出贾家,自家的生意和产业都没了靠山护持要来的好吧?
何况拿了这么多钱之后,王夫人多少也要按照她所承诺的那样,在日后宝钗参选的时候出份力。
虽然元春入宫多年,至今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女史,但薛家母女都觉得,那是元春自己时运不济。
若是换成宝钗,凭她的美貌和聪慧,就算只是入宫做一个小小的宫女,也绝对能够想方设法的抓住机会,用最短的时间出人头地。
所以只要贾家能够在宝钗入宫的时候帮上忙就行了。
薛家母女并不指望在宝钗进宫之后,还能继续依靠贾家的势力向上爬,却相当自信和乐观的认为,只要宝钗能够进宫,就绝对有办法青云直上。
为了日后的美好的前景,现在就算要被王夫人骗走许多银子,母女俩也只能暂时忍耐下来。
只要王夫人做的不是太过分,她们不仅不能跟贾家翻脸,反而还得继续奉承巴结着贾家。
这其实都是为了更远大的利益和野心而暂时蛰伏,身为商人,这笔账她们算的清楚明白着呢。
就这样,王夫人和薛姨妈也算是各取所需。
王夫人暂时解决了贾府的财政危机,薛姨妈也得到了贾家支持宝钗入宫的承诺,双方暂时都相当满意。
王夫人自然不会把自己所借的五千两银子,全都砸进赈灾中去。
她先是指使手下在库房里仔仔细细的搜罗了好几遍,把一些存放多年、已经快要没了药性的药材,颜色已经不再鲜亮、甚至被虫子蛀出了破洞的普通布料,总之都是一些存放了好些年头、自家用不上也不值几个钱的东西,全都整理了出来,登记造册,作为捐赠给灾民的物资。
之后又让所有的下人,全都拿出自家的旧衣服、被褥之类的东西,同样也塞进了救灾物资中。
如此林林总总,拿出来的东西的真正价值,顶多只有几百两银子,在账册上却夸张虚报了一番,直接折算成了一千多两银子的物资。
再加上王夫人相当肉疼的拿出来的两千两的现银,便算作荣国府捐赠的财物了。
至于从薛姨妈处拿到的银子里还剩下的三千两,自然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落入了王夫人自己的私房,过段时间正好可以送进宫中,给元春上下打点之用。
被王夫人这么殚精竭虑的糊弄了一番,虽然荣国府捐赠的数量算不上多,但光从账面上看,勉强也能说的过去了。
四王八公中,其他的那些跟贾家有世交的勋贵之家,这一波所捐赠的财物,也都是几千上万两不等。
对于这些已经绝大多数不再掌握军中实权的老牌勋贵来说,算得上是大出血了。
百官和勋贵这边,就算有钱,也舍不得全都砸在灾民的身上,无非是响应朝廷的号召,拿点银子出来应景罢了,免得日后被人说三道四。
倒是京城里的那些豪商巨贾们,为了得到皇帝御笔亲书、亲口褒奖的殊荣,更为了让子孙后代中有出息的人能够参加科举、改变命运,玩了命的调动起自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大笔的物资不眨眼的砸下去,就是为了夺得前三名的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