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劝诫(2 / 2)

然而在过去一年中,三春经过黛玉的耳濡目染,观念早就已经不知不觉的有所改变。

别说原本就想像男子一般有所作为的探春了,就连不争不抢的迎春,也有了亲手捕杀饿狼的经历,从身体到精神都得到了不小的历练,在府里腰杆子都挺得更直了。

这些都是修炼给她们带来的好处。

众人都已经模模糊糊的意识到,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今日的修炼成果真的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

在这种情况下,她们恨不得把所有闲暇的时间全都用来修炼。

宝钗却劝她们注意自己的名声、别再继续修炼,自然有些话不投机。

黛玉和三春默默的对视了一眼,心里虽然都不赞同宝钗的话,却也懒得开口争辩。

虽然跟宝钗认识没多久,但她们已经发现,宝钗有一个相当明显的好为人师的特点。

平日里姐妹们无论聊些什么,她都能立刻插上话,并且借机显摆自己渊博的学识,还经常仗着自己年纪大些,摆着姐姐的谱指点教导她们。

虽然宝钗的确是有些真才实学,在有些事情上发表的评论也颇有见地,在这种无意识间表露出的居高临下、指手画脚的态度,还是让三春等人有些不满。

只不过她毕竟远来是客,背后又有王夫人撑腰,三春并不想因为她的缘故而恶了王夫人,这才把那些不快都忍了下去,维持着表面上的塑料姐妹情。

现在宝钗一声招呼都没打,就突然跑过来看她们修炼,又不像湘云那样,是真的对修炼感到好奇,还积极的想要加入,而是端着架子坐在一边,全程用审视的视线看着她们,如同在看什么稀奇的玩意儿,令众人免不了有种被冒犯的感觉。

如今又对她们修炼的做法横加指责,张口闭口都是礼教,越发的令人生厌。

但若是接了她的话茬,稍微辩驳两句,后面定然还有更多的好话等着她们,到时候又要引经据典、喋喋不休一通。

黛玉等人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这才懒得跟宝钗分辩。

反正宝钗说宝钗的,她们修炼她们的,贾府的长辈们都没开口说些什么,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宝姐姐,又有什么资格对她们说三道四?

因而宝钗发现,自己好心劝说了黛玉和三春几句之后,众人虽然表面上笑着点头,似乎接受了她的好意,之后却仍然跟她维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关系,并没有因此就对她感激涕零、引为知己。

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岔子呢?

宝钗感到有些头疼。

在金陵的时候,她虽为商贾之女,却能够在一众贵女的圈子里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时常打着为别人好的旗号,替那些贵女出谋划策,很容易就能够取得对方的信任和依赖。

怎么来到了京城之后,贾府这些姑娘们的好感度,就如此难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