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凤姐说完了来龙去脉之后,黛玉和三春、李纨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一言难尽的味道。
在她们看来,为了争夺一个丫头便在街上公然打死了人,这简直就是道德败坏、无法无天的典范。
只薛姨妈是王家的女儿,跟在场的凤姐和宝玉都关系密切,因此,就算心里对这薛家的所谓表兄弟有点看法,但也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毕竟如今在贾府内宅中当家作主的,正是两个姓王的女人,其他人全都是要在王夫人和凤姐手下讨生活,若是不小心得罪了她们,平日里便会有诸多不便。
真正能够不在乎其他人的脸色,想说什么、想做什么都随心所欲的,在座的恐怕也就只有宝玉了。
毕竟,除了贾政时不时的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之外,贾母和王夫人无不是把他宠溺到了骨子里,惯得他在府内可以为所欲为。
然而此时,宝玉的关注点却并不在薛蟠打死人这件事上,而是兴冲冲的道:“听太太说,打算写信让姨妈他们到京城来暂避风头。只是薛家家大业大,收拾起来颇费一番功夫,再加上薛家哥哥现在又有官司在身,恐怕得先找关系疏通一番,才能了结此事。”
说到这里,有些向往的目视前方,接着又道:“据说姨妈家有个女儿,只比我大了两岁,生的是花容月貌、雪肤冰肌,人品也是极出众的。真盼望他们能早些来到京城,到时候岂不又多了个品貌出众的姐姐,与我们一起玩耍?”
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她们在这里讨论薛蟠打死人的案子,宝玉却只关心又要有一个美貌的姐姐前来陪她玩耍,真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倒是凤姐有些不以为意的道:“听说这案子现属应天府管辖,薛家使了些银子打通关节,薛家表弟如今正取保候审,好端端的呆在家里,倒是不曾受什么委屈。只是据说应天府尹离任在即,一时之间恐怕也顾不上理会这桩官司,这才耽搁了下来。其实对我们这样的人家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大事?只消老爷或舅父一封书信过去,保管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黛玉:……
凤辣子,我看你需要一部《大夏律》。
虽然她所说的的确是官场上的潜规则,也是历朝历代都少不了的黑暗面,只是这般不把人命当一回事,自觉无论发生什么天大的事情,以四大家族的权势财富都可以顺利摆平,这心态可就相当危险了。
再想到贾府的其他人也大部分都视律法如无物,在外面胡作非为、作奸犯科,小辫子一抓一大把,这不就是自己把脖子往绳套里塞吗?
凤姐一方面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毕竟王夫人的做法也跟她差不了多少,当初亲自管家的时候,同样也是私放印子钱、弄权敛财,伤天害理的事并没有少做,多半在王家人眼中,这些都是正常的操作。
另一方面,凤姐多半是吃了不识字的亏。
王家的教育模式简直让人叹为观止,简直把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贯彻到了一个极端。
其他的勋贵官宦人家,就算同样遵循这句道德准则,但教养出的女儿至少也要知书达理,琴棋书画略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