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原本听着报官或者发卖都还没那么紧张的胡海,只要设想一下王夫人知道自己贪墨田庄收益的反应,豆大的汗珠立马就涔涔的流了下来,再也不敢有侥幸的心理,慌的跪在地上不住向黛玉磕头,求她高抬贵手、放过自己。
之前虽然知道黛玉手握自己一家的身契,但想她只是一个养在深闺里的小丫头,就算揪住了自己的错处,也不至于有那么冷硬的心肠直接处置。
再说,根据周瑞家的所传出来的消息,王夫人暗示只要继续安心替她做事,就算之后出了什么岔子,以王夫人手眼通天的手段,也有本事救他们出来。
所以,胡海原本还并不打算服软。
只是黛玉手下的人,却直接搜出了田庄的真正的账本,还一眼就看穿了他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行为。
胡海也是跟着王夫人从王家出来的老人,自然知道这个主子面善心狠,一旦知道自己敢从她的手上贪墨银两,绝对会第一时间把他们一家子打死了事。
眼看王夫人这个最后的倚仗,一旦被黛玉捅破窗户纸之后,就会立刻变成索命的阎王,胆小怕事的胡海再也硬气不起来了,只能忙不迭的向黛玉求饶。
黛玉却把胡海一家先晾在了一边,让人把田庄里的佃户都召集起来,选出几个信得过的代表进屋回话。
一方面是想从佃户的口中了解田庄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胡海一家,有没有仗着荣国府的权势,做过更严重的不法之事,从而好确定该如何处置他们。
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在佃户中间有没有值得自己提拔的人才。
不过很可惜,被佃户们推选出来的都是老实巴交的长者,在农田耕作方面倒都是一把好手,对于田庄的管理运营方面却是一问三不知,难以承担重任。
而从他们的口中所打听到的,胡海一家虽然欺上瞒下的贪墨了不少的田庄收益,但平日里除了像真正的地主老爷那样高高在上之外,倒也并没有更多的劣迹。
只要佃户们按时交租交粮,胡海也就不会为难他们,每年还会主动联系京城里的商家,把佃户们多余的产出收购回去,虽然价格比他们自己运到京城去卖要稍微便宜一点,但也省得佃户们自己奔波麻烦了不是?
当然,胡海也不会平白无故的与人方便,多半是他贪墨下来的那部分出息也必须找商人收购,再加上佃户们的份额,他还能从中再吃点回扣罢了。
见佃户们对胡海总体上还算是满意,胡海一家也还没干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再加上他们的身契都捏在自己的手里,又很害怕自己会把他们贪墨收益的事情透露给王夫人,黛玉这才决定继续留用胡海一家。
毕竟这些被自己掌握着弱点和命脉的人,控制起来还是相对简单的。
只要有把柄在手,他们就不敢轻易背叛。
只不过今后这田庄的规矩,就得全部按照黛玉所说的,好生改上一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