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王夫人内心深处,压根就不想帮助宝钗入宫。
但平日里她把自己的想法掩饰的很好,对待薛姨妈母女也相当亲热,时不时的会把双方的亲戚关系拿出来说上一说,流露出只要薛家有需要、自己定会鼎力相助的意思。
就是为了先打好关系,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借助薛家的财力。
现在因为赈灾的事情,突如其来的多了几千两银子的缺口,王夫人思前想后,不得不去找薛姨妈求助。
薛家虽然不得不收拢产业、逃离金陵,颇有些断尾求生的意思,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区区几千两银子,还是不被薛姨妈放在眼里的。
因此在得到了王夫人的口头承诺,表示今后宝钗想要入宫参选的话,贾家一定会动用自己的人脉,暗中推上一把,薛姨妈就爽快的借出了五千两银子。
王夫人心满意足地离去。
一直躲在后面没有出来的宝钗,这才有些怀疑的同薛姨妈私下商议了起来。
宝钗不敢相信的是,偌大的荣国府,居然会在正月还没有过去的时候,就落到了连几千两银子都拿不出来的窘迫地步。
由此可见,荣国府从外表看起来虽然仍是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内里却不知已经被侵蚀成了何等模样。
这样的贾府,真的还能助她们一臂之力,让宝钗乘风而起吗?
薛姨妈心里虽然也有几分忐忑,但还是安慰了宝钗几句。
虽然贾家的后人不善经营,因此坐吃山空,渐渐弄得囊中羞涩,但曾经两代国公打下来的赫赫威名,还是能够庇护阖府上下一段时间的。
宁国公和荣国公的门生故旧遍布各地,有不少昔日在他们手下做事、名不见经传的小兵,如今也都已经占据了相当好的位置。
所以别看贾家在经济上有些举步维艰,到处都千疮百孔,真要是动用起自己所有的人脉关系来,却仍然还是可以凝聚起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像是他们薛家,在薛蟠和宝钗的父亲过世之后,在金陵的生意就处处掣肘,明里暗里总是会遇到一些阻力,再不像以前那样一帆风顺。
可是壮士断腕、决定抛弃金陵的产业迁移到京城之后,在贾家的庇护之下,之前那种无时无刻都在被人针对算计的感觉顿时一扫而空,在京城置办的几家店铺,也经营的相当顺利,总算让薛家回了点血。
要不是因为薛家跟贾家和王家都有层亲戚关系,在外面经营的时候能够扯着两家的虎皮做大旗,京城的这些地头蛇们,哪里会对他们这么客气?
光冲着这一点,薛家就有必要跟贾家打好关系。
再说王夫人开口借的只是几千两银子的小钱,对薛家来说,远远谈不上伤筋动骨。
虽然看在亲戚的面上,薛姨妈连借据都没有要王夫人的,最后这笔钱能不能回到自己的手上,仍然存在很大的疑问。
但就算拿不回来,只要能够继续依附贾家,在京城站稳脚跟,这笔钱花的也算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