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又端起架子规劝众人,莫要为了看这些闲书而移了性情,平日里有时间,多看些四书五经、儒家经典才是正途。
黛玉和三春早就已经习惯了她的好为人师,反正她说她的,暂且听着就是,之后该如何还是如何,丝毫不受影响。
宝玉却是个牛心左性的,好容易能趁着这个机会跟黛玉和姐妹们拉近关系,特别是看到众人都喜欢翻阅杂书,顿时就觉得有了共同语言,恨不得把自己之前偷偷从外面买回来的那些禁\/书都跟众人分享一番。
却突然冒出来一个扫兴的宝钗,宝钗平日里对他又相当和气温柔,有什么事情总是让着他,越发灌大了宝玉的脾气,所以听了宝钗的说教之后,宝玉第一个跳出来反驳,气哼哼的请她这位道德君子去别处高就,他们这些俗人不配与之为伍。
怼的宝钗又羞又恼,实在没脸继续留在逍遥居,一言不发的带着丫鬟转身就走。
众人见宝钗真的恼了,急忙劝宝玉去向她赔罪。
若是平日里只有宝玉和宝钗两人相处,或许一番争吵之后,宝玉会因为觉得身边无人陪伴、太过冷清而感到后悔,主动去跟宝钗和好。
可眼下他是在逍遥居,跟黛玉和姐妹们在一起,这种机会十天半月也抓不到一次,哪里还会把宝钗放在心上?
何况他真的相当反感宝钗所说的话,自己也还没消气呢,为何还要去主动哄宝钗?
在宝玉的心目中,除了黛玉之外,其他的兄弟姐妹们都合该要让着自己的,只有先把他哄得高兴了,他才会温情小意的让着对方,必要的时候说说好话、赔罪讨饶也无妨。
因此压根不去管被气走的宝钗,仍是留在逍遥居同兄弟姐妹们说笑,倒叫回到梨香院的宝钗更是气闷无比。
黛玉冷眼旁观,突然觉得有些好笑。
前世因为自己跟宝玉走的比较近,所以也领教过不少宝玉的牛脾气,每每因为一点小事把自己气的落泪,宝玉却跟没事人似的,转身又同其他姐妹玩耍去了。
却要过上好久,才又重新想起黛玉来,这才又想方设法的前来赔礼道歉,欲与她和好如初。
碍着长辈们都在旁边看着,特别是贾母,更是希望他们俩能够好好相处,所以有好多次,黛玉心里明明仍是委屈的不行,却为了能够继续在贾府立足,而不得不强颜欢笑,跟宝玉和好。
这一世,黛玉自己腰板子挺直了,不需要跟宝玉打好关系就能够在贾府站稳脚跟,对宝玉也不再像前世那般用心,宝玉对她却更是小心翼翼、不敢疏忽,更是很少再同她为一点小事而发生争执,绝大部分时候都是黛玉说什么就是什么,宝玉也只有唯唯诺诺听从的份。
结果跟宝玉走的近、经常受气的人,却变成了宝钗。
也不知道温柔大方的宝姐姐,能不能受得了宝玉这样的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