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忙着跟贾府众人打好关系,然而却迟迟无法融入黛玉和三春姐妹的小圈子里。
另一头的王夫人也没闲着。
见到了宝钗之后,她怎么看怎么满意,只觉得比起黛玉要顺眼多了。
平日里说话做事也甚是稳重,更是不喜欢戴太多的首饰,把自己打扮的妖妖娆娆的,跟宝玉站在一起,一看就是稳重的大姐姐,能够帮着督促宝玉上进的。
王夫人心里免不了就动起了心思,想要借着宝钗压黛玉一头。
正好宝钗自己也相当会做人,才来不久,就把下人们的心给笼络的七七八八。
因此,在王夫人的推波助澜之下,贾府后宅很快就多出了许多流言。
绝大部分都是夸赞宝钗有多么多么的好,对待下人又多么的体贴大方,然后再暗戳戳的跟逍遥居的黛玉相比,虽然不敢直接提黛玉的名字,却也变着法子的暗示逍遥居那边的人心眼太小,眼里容不得沙子,揪着下人的错处就往死里折腾,一点都不知道体恤。
类似的议论多了之后,又有人开始私底下评头论足,议论纷纷的说宝钗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当得起高门大户的主母。
总之就是借着贬低黛玉来抬高宝钗,弄的一些不知实情的贾府下人,受到这些流言的影响之后,还就信以为真,想方设法的去梨香院巴结宝钗,得到点小恩小惠之后就沾沾自喜,进一步扩大了流言。
这股歪风邪气,很快就被逍遥居的下人们探知。
黛玉身边的大丫鬟都格外不忿,嚷嚷着要揪出那些传播流言蜚语的人,好好的给他们几个大耳刮子。
黛玉却是不以为然,也及时阻止了丫鬟们去大动干戈。
一方面正是年节之时,没必要为了这点小事扫了大家过节的兴致。
另一方面,如今她的心理可不再像前世那般脆弱,不过是点风言风语而已,甚至都比不上在她耳边吹过的清风,压根带不起一丝波澜。
前世薛家入府之后,类似的事情也曾经发生过。
只不过当时黛玉心思敏感,在府里的处境又比较艰难,身边的丫鬟担心会刺\/激到她的病情,听到了些许风声之后,都想方设法的瞒着她,免得她又气恼呕血。
所以直到后期流言越传越广,甚至有人特特的跑到潇湘馆的窗子外面指桑骂槐、说些闲话,黛玉这才知道府中的下人们竟是如此看待自己,着实气的不轻。
那时候她心里就已经有所猜测,能够在后宅中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让这么多下人暗中针对自己的,也只有王夫人和凤姐有这样的能力。
但凤姐跟她的关系一向都比较好,在宝钗和黛玉之间始终都隐隐的偏向了黛玉,也经常暗地里帮衬于她,自是不至于做出这样的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