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行礼之后,太上皇只淡淡的让她起身,随后就没有再说话,只盯着她看了半晌,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倒是旁边的那位太妃娇笑着道:“瞧这可人疼的小模样儿,跟你娘亲当年简直一模一样。既来了这里,也就别太拘束。本宫姓甄,同你外祖母原是好友,今儿不过是偶然想起,这才见见你罢了。你外祖母的身体可好?”
她这么一自我介绍,黛玉立时反应过来,恐怕她就是那位极为受宠的甄太妃了。
红楼原着中,明线一直写的是贾府的事情,但也有一条暗线提起了江南甄家。
可巧的是,两家都有一个宝玉,年龄面貌一般无二,也都是一样的浑浑噩噩,不思进取。
但真要是论起富贵来,江南甄家可是远远超过了贾府。
贾府的财富,是两代国公在战场上拼杀得来的,每次攻城掠地、取得胜利之后,免不了兵过如篦、打家劫舍一番。
虽然其中大部分都要上交朝廷,但主帅先从中截留几分,让手下所有的将士都能分润一二,也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则。
所以两代国公身为统帅,在战场上得来的财富宛如一座金山,充实了宁荣两府的公库。
但等到战事平息之后,便没了这种来钱快的路子,再加上两府上下一直过着奢靡的生活,长时间来只出不进,慢慢的自然就露出了颓势。
甄家的富贵,则是完全系于太上皇一身。
甄家老夫人因为是太上皇的乳母,与太上皇的情谊非同一般,出宫归乡之后直接被太上皇封为了奉圣夫人,还给她的两个儿子都安排了江南织造这样的肥缺,每年只要稍微从中动些手脚,银子都能跟流水似的源源不断的流淌进府中。
对此,太上皇当政之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就是太上皇故意留给乳母家的一条生财之道,以便让这老太太年老之后能够过上衣食无忧、宛如神仙的好日子。
因奉圣夫人的关系,他的女儿甄氏也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跟太上皇多了一层青梅竹马的关系,虽然因为种种考量无法得到皇后的宝座,但当年也是宠冠六宫的妃子。
后来皇后早逝,太上皇也不再立后,甄氏在后宫更是没人压制,独占鳌头,虽无皇后之名,却能行皇后之权。
有她在宫里帮衬着,远在江南的甄家更是权势滔天,每天捧着大笔的银子上门交好、只求有机会能够让甄妃美言几句的官员不知凡几,各种各样的灰色收入更是滚滚而来。
所以甄家的男丁能力虽然不显,但只凭这两个女子的关系,就已经富贵一方,在江南隐隐有了称王称霸的势头,比起已经开始显露颓势的贾府,更是显得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贾家和甄家乃是老亲,对于其发家的历程相当了解,心怀羡慕的也大有人在,否则当初也不至于挖空心思的想要把元春送进宫去,希望能够借着甄太妃的势,早早的在当今皇帝身边布局,让贾家也能跟甄家似的占点皇家的便宜。
却不知怎的,迟迟未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