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此时,王夫人的那些心腹们,才总算是想起了方悦一家的遭遇,终于明白过来,方悦之所以会栽在黛玉的手中,并不是他做事草率大意,而是的确瞒不过这位新主子。
有方悦一家的前车之鉴,这三家店铺的管事可不敢跟黛玉硬碰硬,因此在被抓住了把柄之后,一个个的都只得磕头认罪,苦苦哀求黛玉手下留情。
对于这些还算识趣的下人,黛玉的处置方法跟对胡海一样,先让他们交出这些年来贪墨的收益,接下来就警告他们今后要忠心替自己办事,若是还想脚踏两船、三心二意,就别怪黛玉把他们贪墨的证据交到王夫人的手里。
有这样的小辫子被黛玉拿捏着,这三家店铺的管事都是欲哭无泪。
然而他们虽然是王家出来的奴才,如今身契却已经到了黛玉的手里,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翻出什么浪来?
想来想去,还是王夫人比黛玉更好糊弄,以后免不了就对王夫人那边阳奉阴违,随便敷衍了事了吧。
反正黛玉所显露出的聪明才干,狠狠的震慑了这些下人一把,让他们不敢再盘算自己的小心思,否则说不准哪一天就跟方悦一家一样,也被卖到黑矿上去做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黛玉留下这些人,也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毕竟她手上确实还缺少得用的人手,因此,若是这些现成的管事、掌柜和伙计勉强还能用的话,就只能再凑合一段时间了。
经过这一番敲打之后,至少短时间内用不着担心这些人再故态复萌。
总之,先把田庄和店铺的实际权力都收归手中,接下来该如何调整,就全凭黛玉的心意了。
目前,这三家店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售卖的商品比较普通,无论是品种、式样、花色还是价格上,都没有太大的优势,因此多年来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若要提高这些店铺的收益,黛玉自然也有许多适合的方法。
只不过这样做,一方面费时费力,其中还会涉及到自己的商业机密,必须交托给值得信任的人才行。
另一方面,这三家店铺的人目前还处于考察期,在不确定他们是否真的已经改弦易张、向自己投诚之前,黛玉也不想拿出太多好东西,免得走漏了风声。
反正就算原封不动的照以前那样经营下去,没有人在中间上下其手、私自贪墨的话,这三家店铺每年也能有上千两的收益。
黛玉所想的没错。
虽然这三家店铺的人,在黛玉所掌握的证据面前,不得不低头求饶,发誓以后效忠于她。
但毕竟王夫人也不是省油的灯,总还是有人不敢得罪她,偷偷将黛玉在店铺里所做的事情都传了回去。
所以没过几天,王夫人就收到了一个噩耗。
每年能够从贾敏的田庄和店铺里贪墨到的那上千两银子,全都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