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抬头,却见院门上方光秃秃的并无匾额,让人看着颇有几分不习惯。
毕竟在江南的时候,那是每间屋子、每个院落,都有各自的题名匾额的。
王嬷嬷立刻看出了她的心思,于是笑道:“这院子以后就是姑娘的住处了,若有什么喜欢的名字,明儿我就叫人去做了来挂上。”
黛玉轻轻点头,却并未多言,先信步走入院中,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曲折蜿蜒的青石板小径,两旁种植着各式花卉。
春有桃花灼灼,夏有荷香四溢,秋有菊花傲霜,冬有梅影疏斜,四季皆有景可赏。
小径尽头,一座精巧的假山矗立,山石间细流潺潺,汇入一方小巧的池塘,池中养着几尾锦鲤,悠然自得。
这院子颇为敞阔,除了四季花卉外,还可见到松柏苍翠、竹影婆娑,另有几株桂花树摇曳生姿。
不过此时正是残冬时节,虽然并无冰雪覆盖,院子里却也不复之前的绿意盎然,只几十株红梅和腊梅错落有致的参差远近,在灯笼的照耀下若隐若现,看着也颇有几分意趣。
池塘两旁已经可以看到隐隐约约的房舍,两侧也另有通道前去。
不过听王嬷嬷介绍,左边一溜都是库房,右边一溜则是下人房,因为时间有限,刚才她带着婆子丫鬟们来,只先把正房和耳房收拾了出来,这两边的房舍还没来得及布置,黛玉暂时便歇了去看看的兴致。
穿过假山,眼前这才一览无余。
只见正对面就是一排三间的正房,捎带着两旁的四间耳房,房前是一大片青石板铺就的平整地面,面积甚大,就是同时站下百来个下人也绰绰有余。
黛玉想起年幼时曾听母亲说起在荣国府的往事,年岁稍长之后就在自己的院子里帮着贾母料理家务、学习管家,贾母还给了她好几个店铺、田庄练手。
想必正房前的这一片空地,就是当年贾敏料理庶务的地方,光看这规模,就知道贾敏的权势不小,便是如今正管着家的王熙凤,相比较起来也自愧不如。
几间正房和旁边的耳房已经被收拾妥帖,黛玉便进去看了一圈。
只见房舍装修极尽奢华而不失雅致,梁柱皆以楠木制成,雕梁画栋,图案多为祥云瑞兽、花鸟鱼虫,寓意吉祥如意。
地面铺设着细腻的大理石地砖,光洁可鉴。
家具多为红木打造,镶嵌着玉石、象牙等装饰,既显尊贵又不失文雅气息。
窗棂上糊着细纱,既透光又防尘,窗外景致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不愧是娘亲曾经住过的地方,黛玉看的相当满意,只嫌房里的摆设玩物少了一些,毕竟久不住人,原有的摆设要不随贾敏出嫁,要不就被收入了库房,因此便显得空旷了些。
黛玉一路走一路看,时不时指点某处应该摆点什么,自有王嬷嬷和雪雁暗中记下,等明日从箱笼中找出来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