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诚诚深有体会,表示他姐淋雨发烧,从回来到现在还没好利索,整个人都没力气。
只能先留在家里出不了门,心里十分不甘,毕竟少一个人就损失一份物资。
近50人一起出门,这动静不小,楼里观望的人更是不少。
但多是等着看好戏、落井下石的人。
他们自以为是的认为,唐赢带着大伙出去的这一趟,要么是有去无回,要么是空手而回。
和当初雾霾时候,执意出门找物资的那帮老头老太一样愚不可及!
可惜,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3楼被淹过大半,已经没法从窗口出去。
唐赢便带领着众人从4楼窗口,把木筏放下去,然后人再顺着绳索从窗口爬下去。
暴雨下了这么多天,雨势一点不见小。
好在一路上的标志性建筑没有被彻底淹没,本地人还能凭着记忆,辨别清楚方向。
如果积水再深一倍,那么几乎大部分地方的裙楼就通通淹没在水下了。
那时候再想要靠肉眼辨别寻找具体的地理位置,就比现在困难多了。
唐赢的小队在最前面带路,他负责指挥方向,其余的小弟划桨,又快又稳,经验老道。
宋九的小队紧随其后,为第二。
不是她们划船的速度快,主要是她们的木筏上了黑科技。
得知要出门找寻物资,尤琪连夜赶制了两副鱼尾动力浆,出门前便安装在了两艘木筏的底部。
鱼尾靠电力迅速摆动前行、变换方向。
木筏之上则设置有人力脚踏板,当电力不足的时候,可以靠人力脚蹬发电催动鱼尾继续工作。
和电动自行车的形式差不多,但唯一的不同,便是人力和电力的转换比例不同。
脚蹬10圈充电5分钟,脚蹬5分钟行进2小时!
总而言之,不费人!
两艘木筏,正好靠那两位男士,尤琪和刘诚诚,就能轻松搞定,其余的人负责警惕好四周的动静便好。
和其他队伍里,每个人都要费力划桨,好得多得多得多!
毕竟用浆划水可是一门技术活。
见过划龙舟比赛的就会知道。
力度和角度掌握得不好,可能木筏会原地不动、打圈、倒退,甚至是不听使唤的乱跑。
但有比这更离谱的。
比如精于算计却不精于生活的富二代于振。
下水的第一时间,就因为木筏震荡,把他的船桨给吓得掉进了水里……
他的小队长费了好大的气力,好几个人合力,才帮他把船桨捡回来。
结果没走几米,又突然撞到了水里的什么障碍物,船桨直接断了……
别人或许只会觉得于振这人很衰,但宋九知道,他这是在耍小聪明呢,和姜宛的事情一样。
毕竟在雨里划船可不是件容易事。
划上一两个小时,甚至是好几个小时,手掌心肯定是要磨起水泡的。
后面伤口养护不当,可能还会破皮化脓。
胳膊会疼得根本抬不起来,动一动都龇牙咧嘴的程度。
因为上一世,宋九就是跟着大部队这么煎熬过来的。
其中的辛苦辛酸,不亲自体验是不会明白的。
于振一个肾虚腿软的花花公子哥,哪里愿意承受这些辛苦。
所以他干脆装倒霉,让别人去划桨,自己则坐享其成的休息。
毕竟没有船桨是客观事实,谁还能逼他不成。
为了表示歉意,他给木筏上的每位一包香烟,堵人的嘴。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拿了烟,便没人再多说什么,默认了他的休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