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少读书人,以及修道之人追捧。
写出此诗的李勉,一度引起巨大轰动。
世人都晓长生好,追求长生的,可不只有帝王,平民百姓何尝不想。
白玉京,那可是白玉京啊!!
“你们道门传承几千年,也会对白玉京感兴趣?”
李勉似笑非笑,眼神里透出讥讽。
“当然。”袁天罡硬着头皮,强笑道。
李勉摇了摇头,“我怕不是你们道门感兴趣,感兴趣的,是我们的陛下呀。”
袁天罡猛地抬头,惊讶的看向李勉。
瞬间惊醒,又低下头。
袁天罡怕被李勉看出来私心。
对袁天罡反应,李勉并不感兴趣。
他淡淡道:“长生一事,虚无缥缈,月圆盈缺,世间哪来的长生,不过众人的梦罢了。”
“若真有长生,古之留民几何?”
李勉看着袁天罡,道:“对长生,你们道门最有发言权,你何时听过,有人成功过?”
袁天罡愣了愣,是啊,有谁成功过。
没有,一个都没有。
至于什么陈玷,那是怎么回事,道门最清楚不过。
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真的没有吗?”袁天罡喃喃道,神情失落。
“没有。”李勉大声道。
袁天罡收起失落,脸色恢复平静。
对李勉的话,袁天罡没有全信,也不想全信。
双方至此,已谈无可谈,于是袁天罡提出了告辞。
宫里陛下还等他回复呢。
送走袁天罡,李勉长松了口气。
面对袁天罡,他压力山大。
现在好了,终于送走了。
“他来,是为道门问的,还是为父皇?”
一道清脆的声音,在李勉耳边响起。
长乐公主不知何时到了。
李勉转身走到长乐公主身边,笑道:“管他帮谁问,长生一事,根本是无稽之谈。”
“我呀,可不想什么长生,只想庸庸碌碌的,过好我这一生。”
“把精力耗在长生上,我是吃饱了撑的,纯属没事找事。”
伸手揽过长乐柳腰,李勉大笑着回了后院。
最近几天,李勉得按时去宫里,一是为汝南治病,二是参与征高丽计划制定。
为汝南诊病,每次李勉都拉上孙思邈,由孙思邈开方治病。
他在一旁,查缺补漏。
时不时针对性,提建议。
在两人合力下,汝南公主大有好转。
另一件,李勉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反正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怎么打,高丽都不会是对手。
在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使力下,如今的高丽,已经民不聊生。
粮价居高不下,政局动荡不安。
高丽已虚弱到了极点。
远不是历史上,李二征伐时,强力的高丽了。
反观大唐,兵锋最盛,贞观盛世已显。
打高丽,纯粹是以强打弱,断无败的可能。
时光飞逝,很快十天过去。
到了出征的日子。
出征之前,李勉去了趟李家庄。
如今的李家庄,已经成为李勉的封地。
庄上的府兵,成了李勉的兵。
他也要召集,并随军出击,给一些人谋些军功,借以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