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覃参的劝告(2 / 2)

心思一动,境界全开,给了李勉一种全新的心态。

李勉心思一转,想到工具人。

李二的工具人。

这么想来,也不是不可以与世家斗一斗。

反正有李二兜底。

从年限上看,离李二下线,还有好久。

在这期间,一边推行占城稻,一边把世家搞死,也不是不行。

想到这里,李勉不由得哑然失笑。

当初有多嫌弃,如今竟还想着,要回去。

偶尔抬头,李勉被吓一跳。

覃参的一双眼睛,正直直的盯着他。

看得李勉心里发毛。

好像有什么大病。

李勉忘记了对覃参的敬意,心中腹诽。

“覃老,我再想想吧。毕竟突然转变,我一时接受不了,得需要时间。”

“想想就好,想想就好啊,能想证明你没走入歧路。”

李勉直接翻了个白眼,岔开话题说:“你说我写好了,是用阴刻呢,还是阳刻呢?”

转换有些大,覃参一时有些愣神。

等反应过来,直接选择了无视。

八字没一撇呢,就想着阴阳刻的事,在想屁吃。

“颜老不是说,颜家的书,任你去看吗?商量个事,怎么样?”

“不怎么样。”

事出反常必有妖,李勉被覃参突如其来的话,弄得心中警惕顿起。

“别呀,我只要你帮我借一本孤本。”覃参急声道。

对爱书如命的人来说,孤本的吸引力爆棚。

李勉皱了皱眉,“什么孤本,先说说看。”

“孟子记事,孤本的名字叫孟子记事。”

“孟子?是我们知道的那个孟子?”

这本书的名字,李勉是第一次听到。

心中难免好奇。

书中到底记了什么内容,让覃参这么惦记。

覃参点点头。

“确实与孟子有关,准确点说,是孟子弟子记载孟子言行的书。”

对书中内容,覃参并没藏着掖着,直接说了出来。

李勉听闻,更觉好奇,“覃老,这本书,莫非与您有什么关系吗?”

这样的书,与治学无关。

李勉大胆猜测,书多半是与什么人有关。

在李勉目光注视下,覃参点了点头。

“与我一位先辈有关。”

“那为什么要借,直接找颜老讨要,不就行了。”

从书名上看,并非什么重要典籍,以覃参在读书人中的地位,大可以讨要,再不济,也可以换。

李勉可是知道,覃参家里也有不少孤本。

甚至有些,连李勉都眼热。

特别是其中一本,线装《道德经》的手抄本。

下面署名朝代是汉朝。

覃参白了眼李勉,哼道:“还换,像这类书,哪个家族都不会往外流的。我倒是想换,但也要人家愿意呀。”

李勉莞尔,看来覃参是碰过壁了。

要不然不会这么说。

李勉从话里,听出了郁闷,还有怨念。

“我试试吧,但多半人家不会让我借出府来。”

覃参听李勉愿意试,当下脸上露出喜色。

“好,太好了,谢谢你,李勉。”

“谢就不用了,我只说借,又没说讨要过来。”

“讨要你别想了,你的面子没那么大。”

李勉好想打人,有这么说话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