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李二的评价(2 / 2)

“杀性大也是应该的,为国除贼,该杀,臣妾还嫌他杀少了呢。”

李二无奈摇头,看了眼自己的观音婢,“哪有你说的那么轻松,这杀人容易,治理难,哪能都杀了,那让谁去做事,总不得他李勉一个人干吧。”

“杀人不是目的,稳定才是主要的。李勉这点做得很好,抓大放小,既震慑住四方,又维护了当地稳定,李靖教了个好徒儿啊。”

李二想到了什么,对着长孙皇后笑道:“如果把李勉和李靖比,已经不输了,唯一略逊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军功。”

“若是等到李勉,集齐足够的军功,其成就甚至还要高于李靖。”

“最让朕看中的,是这小子不贪权,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没野心,朕就能放心把他留给取承乾。要是跟李靖一样,朕反而要担心了。”

“李靖是遇到朕,朕能压住,要是承乾,早功高盖主,使唤不得。从这上面讲,朕反倒有些羡慕承乾,能有李勉辅佐。”

有这么一个人,用的顺手,用的开心,有着泼天才干,还不专权,没有帝王不喜欢。

李勉身上,可是有着工部职司,竟一次都没去过,一心于他的小家,待在李家庄不挪窝。

对李勉,长孙也很满意,笑道:“说得好像李勉不是二郎你手下似的,承乾的,还不就是你的。”

李二乐了,道:“也是,是朕的,是朕的。”

长孙把被子铺好,两人睡到榻上。

“这次李勉回来,他立的功,足以被封伯了吧。之前二郎可是拿出马铁,你还没封他呢。”

在李靖家学艺时,李勉脱口说过马蹄铁,被李靖给听到,如获至宝。

之后报于李二,推行军中。

经过验证,省下不下于三分之的一军费。

李勉在时,还在试验阶段,尚未有定论。

直到最近,才有结果出来。

又恰好李勉出发治理天花,不在长安,于是封赏就耽搁了下来。

长孙的意思,是正好赐婚。

李二又岂能不懂。

“嗯,赐婚倒是可以,但杨秋儿怎么办?你总不会想让长乐嫁过去做小吧?”

长孙笑道:“那有何难,赐婚时,写明让长乐与杨秋儿平齐就是。反正以李勉的功劳,值得我们皇家与他亲近,想来其它族老们,必不会反对。”

李二心里阵阵不舒服。

天下间,女儿最大,竟要与一个普通民女平行。

“等等,你之前给杨秋儿,讨了个七品诰命,不会就已打算好了吧?”

由长孙所请,给杨秋儿封了个诰命。

确切来说,现在的杨秋儿,并不算民女。

“没有,那时女儿还没表露出想嫁李勉的心思。只能说是一次意外。想要破局,臣妾在想,要不要干脆把杨秋儿,收为义女,这样一来,两姐妹共嫁李勉,也说得过去。”

李二沉吟了会,想到杨秋儿的身世,道:“罢了,杨强那老小子,曾救过朕,收他女儿当义子,也并无不可,那就这么办吧,随赐婚圣旨一起下,杨秋儿封个郡主吧,封地就选在长乐封地旁边。”

长孙听后,连连点头,身体偎依进李二怀里。

正所谓饱暖思那啥,只见李二怪笑一声,转身便把长孙拉入怀里,暖春账,春宵一刻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