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无名星球(1 / 2)

这颗无名行星,直径约五百多公里,宛如一颗被遗忘在宇宙深处的孤独星球。当人们将目光投向它时,所看到的只有一片令人绝望的荒芜景象。整个行星表面没有一丝绿色植被的踪迹,仿佛生命从未在这里驻足过。大地呈现出单调的灰褐色,干燥而贫瘠,寸草不生,毫无生机可言。狂风不时呼啸而过,掀起漫天沙尘,使得这片土地更显凄凉与萧瑟。

康部长听闻郭教授这话,脸上露出一丝失望的神情,不过还是不死心地问道:“郭教授,您再仔细看看呀!咱们第一次去星际,不会无功而返吧?”

郭教授无奈地叹了口气,拿着那装着土样的密封容器晃了晃,说道:“部长,我真的已经做了很全面的检测分析了呀。从基本的成分来看,这里面缺乏咱们地球上土壤所含有的那些能孕育生命、对作物生长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且土质结构也非常松散,几乎没有什么黏合力,根本没办法像地球上的土壤那样为植物扎根提供支撑。”

一旁的地质学专家张博士凑了过来,接过话茬说道:“是啊,我刚才在外面实地观察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了。这星球的地质构造好像过于简单、单一了,没有那种复杂的岩石层变化,更没有类似地球上的地下水循环系统留下的痕迹,感觉就是一片死寂,毫无生机可言啊。”

郭教授接着说道:“对,我检测这土样里的微生物含量,几乎为零啊,要知道在地球上,哪怕是最恶劣的沙漠土壤里,那好歹也存在着一些极端微生物呢。可这儿,什么都没有,从咱们现有的科研角度出发,确实很难挖掘出有价值的研究点来。”

康部长微微皱眉,又问道:“那郭教授,会不会是咱们现有的检测手段有限呢?毕竟这是外星环境,说不定存在着一些咱们还不了解的全新物质或者特殊的元素组合,只是咱们暂时没能力发现呀。”

郭教授摇了摇头,说道:“部长,您说的这种可能性我也考虑过了,所以我刚刚用了咱们飞船上最先进的那套分析仪器,从微观粒子层面到宏观的化学组成,都进行了深度扫描,结果就是和地球上普通的沙石没太大区别,就是一些常见的硅、铝之类的元素简单混合,没有新元素出现,也不存在特殊的排列结构能带来新的研究方向。”

这时,航空航天工程师陈工也开口了:“其实从咱们航天探索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结果也不算太意外。宇宙里那么多星球,大部分都是这种荒芜、不适合生存的状态,能找到像地球这样生机勃勃的星球那可是凤毛麟角啊。咱们这次主要目标不还是冲着那些金属去的嘛,土壤没价值,咱们就把精力多放在开采资源上呗。”

张博士却反驳道:“话是这么说,可这土壤情况也能侧面反映出这个星球的整体生态和地质演化历史呀,如果咱们能搞清楚它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毫无生机的模样,对咱们了解宇宙中星球的发展规律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说不定还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为咱们地球未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环境危机提供思路呢。”

郭教授点了点头说:“张博士说的有道理,只是目前咱们时间有限,而且这次任务的资源配备主要还是倾向于对那些金属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准备,要想进一步深入研究这土壤,还得从设备、人力等各方面重新调配资源,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决定好的事儿啊。”

康部长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嗯,大家说的都各有道理。目前咱们还是先以既定的任务目标为主,把那些金属开采的可行性方案尽快完善落实。不过郭教授,你也别把这土样就这么搁置了,后面要是空闲下来,咱们再试着用其他方法研究研究,说不定还能有新发现呢。毕竟宇宙的奥秘太多了,咱们不能轻易就下绝对的定论呀。”

郭教授应道:“好的,部长,我会继续留意的。只是就目前来看,咱们确实得把重心先放在怎么搞定那些金属开采上了,那才是当下对咱们地球最有现实意义的事啊。”

众人纷纷点头,然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大屏幕上展示的那些金属矿脉所在的区域画面,开始围绕着开采方案继续热烈地讨论起来……

“这里提取稀有金属太难了,只能多取一点土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