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战,唐灭西突厥之战。其时,敌强我弱,但唐军主帅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及时反击,穷追猛打,连续作战,终获大胜。
第三战,唐攻契丹之战。唐玄宗重视边防,继二次丧师又派重兵进击奚、契丹;但赵含章不听先锋将乌承耻劝阻,贸然出兵,中计战败,乌承砒侧击获胜,李祎等主力适时进击,终大破奚、契丹。
第四战,唐灭高昌之战。此役,唐打通了去西域各国的通道,促进了和西方诸国的联系,同时也起到遏制西突厥的作用。
第五战,唐灭高丽之战。唐经过长期对高丽的骚扰作战,使其国力日趋下;又攻灭百济,使高丽失去盟军;随后抓住高丽内乱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夺占其战略要地,终于将高丽击灭。
第六战,唐灭百济之战。苏定方水陆并进,还率军渡海,一路追击,攻灭百济。
第七战,唐击小勃律之战。高仙芝俘虏了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
第八战,唐与回纥等击灭后突厥汗国之战。唐玄宗册封回纥酋长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怀仁可汗攻杀白眉可汗,传首京师,后突厥汗国灭亡。
第九章,唐与吐番的战争。先败后胜,屯田备边,集中兵力,灵活机动,扩大控制。期间,双方运筹谋划,机变百出,广泛使用了长驱直入,直捣腹心,诱敌深入,相机歼敌,机动防御,伺机反击,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疑兵阻敌,伏击,迂回,远程奔袭,夜袭等战略战术,终获胜利。
第十战,唐与南诏的战争。礼仪之争,侵扰唐边,围攻成都。后,唐天平节度使高骈在大渡河击败南诏军,擒其酋长数十人,修复了邛崃关(即今四川荥径西南大关)和大渡河诸城栅,派兵戍守,南诏自此不再寇扰西川。遂,南诏灭亡……”
看到米芾与小海伦争执不下,苏轼想,我得把争执引向有利于自已的如何睁眼看历史的方向去,想了想,我就这样来转弯,于是就开口了:“两位,你们点评唐朝,一说唐强,一说唐弱,各有事实,各具千秋。这里,本官就众所周知的唐朝最被人称道的‘贞观之治’来分说一下,如何?当今社会,众口一词,‘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然而,号称李唐后人的小海伦,你来自暹罗,哪清楚中华之事!我这里向你揭个秘:唐太宗贞观之治实系政府造假,访唐外宾称关中萧条不如隋朝。
记得,是贞观四年,那时,‘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也就是说,贞观四年时社会生产力已得到最根本的恢复,社会治安已有最根本的改观,商业状况也得到最根本的扭转。其实,用‘米斗四五钱’来强调政绩显然缺乏说服力。《汉书·食货志上》就说:‘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意思是粮价过低就会损害农民的利益,粮价过高又会危及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说粮价过低不但不能算是治道上的成功,反倒可能酿成普遍性的社会危机。再说,唐代京畿地区根本不可能会有‘米斗四五钱’的咄咄怪事。同样是《新唐书·食货志三》,开篇就说唐都长安所处的关中地区,虽称沃野,然幅员有限,所出并不足供京师消耗,所以常要靠东南漕米的接济。而漕米须经水、陆转运,水路自江淮至东都洛阳‘率一斛得八斗’,也就是说漕米自出产地至东都洛阳,运价便要占去货物本身价值的二成。再以车或驮转运至陕,仅三百里地,‘率两斛计佣钱千’,算下来每斗又需费去运价五十钱。如此一路折腾,纵是那些米都是天下掉下来的,不要一文钱,‘米斗四五钱’,也仅及洛阳至长安那段旱路运费的十分之一呢!长安米贵,本是不争的事实。大诗人白居易当年游学公卿,便有当路权臣以‘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嘲讽他。贞元年间,关中和三辅地区的米价更有‘斗千钱’的高纪录,而当时的国家储备粮库——太仓的储米,也仅能维持‘天子六宫之膳不及十日’。所以,单高宗一朝,政府班子就曾有数次就食东都洛阳的经历。
贞元初年,当时的关中地区,还真有过一次谷贱的特例,宰相陆贽便建议政府趁机以平价向民间购买,计在途所费,到太仓后每斗谷子也得费‘钱四十有余’,每斗米则要费‘钱七十’。元和十五年(820年),李翱在《疏改税法》一文中介绍说,建中元年(780年),‘米一斗为钱二百’,经过政府的平抑,到元和十五年,‘米一斗为钱五十’。
贞观时的米价,仅为谷贱时米斗‘钱七十’的十四分之一,是经过政府平抑之后‘米一斗为钱五十’的十分之一,这可信吗?这样的数字只能是史官的伪饰。
一个国家的国力如何,还要看局外人的评价,当时的国际友人、高昌国的国王麴文泰,便一直认为初唐时的国力,根本比不上前朝,他曾对自己的国民公开说过这样的话:‘往吾入朝,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非复有隋之比也。’麴文泰在贞观四年(630年)十二月入朝,这正是史臣最为称赞的一年,麴文泰沿路所见,却是‘城邑萧条’,完全不同于《新唐书·食货志》的说法。那么出现在初唐那一幕天下大同的治世,就很值得怀疑了。
其实,终李世民一生,大唐帝国不仅在经济上无法与前朝比匹,在人口上也不及前朝甚远。李世民故去三年之后,有一次,他儿子高宗皇帝李治问户部尚书高履行道:‘去年户口增加了多少?’高履行答道:‘去年共增加十五万户。’李治顺便又问起隋代及现在的人户情况,高履行答道:‘隋时,开皇年间全国有八百七十万户,现在全国有三百八十万户。’这说明经过唐代立国之后近四十年间的休养生息,其人口仍不足隋代全盛时的一半。
从两代经济与人口情况的对比,贞观时的国力可见一斑。《新唐书·食货志》所谓‘人行数千里不赍粮’,也就是说行旅于途有得到食物补给的足够保障,无需自备干粮,这仅能说明商业的初步恢复。至于所谓的‘外户不闭者数月’,只要参照麴文泰的‘非复有隋之比也’的感慨,便不难明白。
其实,贞观之治的由来,是有其现成的摹本的,也就是说,‘盛世’造假,早有人为之。所谓的贞观之治,不过是一帮御用史家依样画的葫芦罢了。晋人干宝在《晋纪总论》中提到太康时的社会现状时,就有这样的溢美之词:‘牛马被野,余粮栖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民相遇者如亲,其匮乏者取资于道路。’其口吻与贞观之治的描述何相似耳。如此的太平盛世,却是不三代而亡,这牛皮未免吹大了,难怪后来房玄龄在主修《晋书》时,要弃干宝的《晋纪》如敝屣了。
喂,你这个自称为‘朕’的暹罗小丫头,我教教你,听好了,历史,说好听点,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说直白点,她更是‘半点朱唇万人尝’的一个女表子,谁有能力谁就可以任意qiáng奸她,老百姓只有被洗脑的份。肉体奴役和精神奴役哪个更合乎统治者的利益,站在历史的角度看,答案是什么?站在现实的角度看,五六里说成三十里,又能算得了什么?小丫头,
博古通今的本官来给你分说分说!……”
各位书友,抱歉,因故断更,马上会恢复,后文很精彩,请继续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