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冤有头来债有主(2 / 2)

宋谜二 小猪的眼睛 3244 字 10个月前

且说长老关了房门,灭了琉璃灯,携住了小红莲的嫩手,顿时一股柔滑舒嫩的感觉漫延到了全身。长老把小红莲一拽拽到床边。慢条斯理地剥洋葱了。最后,一声长笑中,长老向前一搂,瞪着仅剩的一只眼,晃着松动的门牙,把比自已还个儿高的小红莲搂在了怀中……,一时间,喜孜孜连理,美甘甘同心,莺声不绝,甜唾笑吐。一个初侵女色,一个乍遇男儿,云雨翻腾,百战不殆,可叹菩提甘露水,倾入红莲两瓣中……

当日老长老与小红莲云收雨散,却好五更,天色将明。长老在思量,怎生将她长藏在房中?不再交与清一,日夜都能相好?

长老的房中有口大衣柜,老长老开了锁,将厨内物件都收拾了,却教小红莲坐在柜中,吩咐道:“饭食我自拿来与你吃,尽可放心则个。”

小红莲是个女孩儿家,初被长老淫勾,心中也是有羞有惊有愤也有喜,五味杂陈,自己大好年华,就被一瞽目矮挫的秃头大叔强行破身,不情愿,也没奈何。现在躲在这衣柜内,还被锁锁了,黑咕隆咚的,太无助了,好在长老对自己有承诺,就先踡曲着身子在里面胡思乱想了,再念念阿弥陀佛了。

却说长老的师弟明悟禅师,当夜在禅椅上入定回来,慧眼已看出五戒禅师差了念头,犯了色戒。搬指算来,定是淫了红莲,把多年清行,付之东流了。想要阻止师兄的禅室藏娇,一时也说不出口,在想,我该如何劝说才好?

次日,正是六月尽,门外撇骨池内,红白莲花盛开。明悟长老令行者采了一朵白莲花,拿回自己房中,还取一花瓶插了。还教行者去请五戒禅师,说是要跟师兄赏莲,还要吟诗谈话。

不多时,长老五戒禅师到。两个长老坐下,明悟道:“师兄,我今日见莲花盛开,对此美景,折一朵在瓶中,特请师兄吟诗清话。”

五戒道:“多蒙清爱。”

行者捧茶至。茶罢,明悟禅师道:“行者,取文房四宝来。”

行者取至面前,五戒道:“将何物为题?”

明悟道:“便以莲花为题吧。”

五戒捻起笔来,便写四句诗道:“一枝菡萏瓣初张,相伴葵榴花正芳。似火石榴虽可爱,争如翠盖芰荷香?”

五戒诗罢,明悟道:“师兄有诗,小僧岂得无语乎?”落笔便写四句诗曰:“春来桃杏尽舒张,万蕊千花斗艳芳。夏赏芰荷真可爱,红莲争似白莲香?”明悟长老依韵诗罢,呵呵大笑。

五戒听了此言,心中一时解悟,面皮红一回,青一回,便转身辞回卧房。对行者道:“快与我烧桶汤来洗浴。”

行者连忙烧汤,与长老洗浴罢。换了一身新衣服,取张禅椅到房中,将笔在手,拂开一张素纸,便写八句《辞世颂》,曰:“吾年四十七,万法本归一。只为念头差,今朝去得急。传与悟和尚,何劳苦相逼?幻身如雷电,依旧苍天碧。”

写罢《辞世颂》,教焚一炉香在面前。长老上禅椅上,左脚压右脚,右脚压左脚,合掌坐化,悄然仙逝。

行者见状,忙去报与明悟禅师。禅师大惊,奔去看时,见五戒师兄已自坐化去了。看了面前的《辞世颂》,道:“你好却好了,只可惜差了这一着。你如今虽得个男子身,长成不信佛、法、僧三宝,必然灭佛谤僧,后世却堕落苦海,不得皈依佛道,深可痛哉!真可惜哉!你道你走得快,我赶你不着不信!”

当即明悟禅师也是烧汤洗浴,换了衣服,到方丈中,上禅椅跏趺而坐。并吩咐徒众道:“我今去赶五戒和尚,汝等可将两个龛子盛了,放三日一同焚化。”嘱罢,圆寂而去。

众僧皆惊,有如此异事!城内城外听得本寺两个禅师同日坐化,各皆惊讶,来烧香礼拜布施者,人山人海,男子妇人,不计其数。嚷了三日,抬去金牛寺焚化,拾骨撇了。

且说明悟禅师的一灵真性,在冥空之中,急追忙赶的,直赶至四川眉州眉山县城中,才远远的看见五戒禅师已自托生在一个人家。这个人家,姓苏,家主名洵,字明允,号老泉居士,诗礼之人。院君王氏,夜梦一瞽目矮和尚,不似汉人,疑是化人来,径直走入房中,吃了一惊。明旦便分娩得子,生得眉清目秀,满是西域风光,父母皆喜。三朝满月,百日一周。不在话下。

却说明悟禅师之灵,也托生在近处,姓谢,名原,字道清。妻章氏,亦梦见一罗汉,手持一印,来家抄化。因惊醒,遂生一子。年长,取名谢瑞卿。即后来之佛印。

却说苏老泉的孩儿,年长七岁,教他读书写字,十分聪明,目视五行书。行至十岁来,五经三史,无所不通。取名苏轼,字子瞻。此人文章冠世,举笔珠玑,从幼与谢瑞卿同窗相厚。

后,苏大人的乌台诗案,全国皆知。当时苏轼人在狱中,心灰意懒,乃吟诗一首自叹,诗曰:“人家生子愿聪明,我为聪明丧了生。但愿养儿皆愚鲁,无灾无祸到公卿。”吟罢,凄然泪下,想道:“我今日所处之地,分明似鸡鸭到了庖人手里,有死无活。想鸡鸭得何罪,时常烹宰它来吃?只为它不会说话,有屈莫伸。今日我苏轼枉了能言快语,又向那处伸冤?岂不苦哉!记得佛印时常劝我戒杀持斋,又劝我弃官修行,今日看来,他的说话,句句都是,悔不从其言也!”知

叹声未绝,忽听得数珠索落一声,念句“阿弥陀佛”。苏轼大惊,睁眼看时,乃是佛印禅师。苏轼忘其身在狱中,急起身迎接,问道:“师兄何来?”

佛印道:“南山净慈孝光禅寺,红莲花盛开,同学士一起去玩赏。”

苏轼不觉相随而行,到了孝光禅寺。进了山门,一路僧房曲折,分明是熟游之地。法堂中摆设钟磬经典之类,件件认得,好似自家家里一般,心下好生惊怪。寺前寺后,走了一回,并不见有莲花。乃问佛印禅师道:“红莲在那里?”

佛印向后一指道:“这不是红莲来也?”

苏轼回头看时,只见一个少年美女子,从千佛殿后,冉冉而来。走到面前,深深道个万福。

苏轼看那女子,如旧日相识。

那女子向袖中摸出花笺一幅,求学士题诗。佛印早取到笔砚,苏轼遂信手写出四句。道是:“四十七年一念错,贪却红莲甘堕却。孝光禅寺晓钟鸣,这回抱定如来脚。”

那女子看了诗,扯得粉碎,一把抱定苏轼,说道:“学士休得忘恩负义!请来西湖找我!我已学习诗文歌舞,我善操琴,我在花船中抛头露面,你能找得到我!”

苏轼正没奈何,却得佛印劈手拍开,惊出一身冷汗。醒将转来,乃是南柯一梦。此时狱中更鼓正打五更。苏轼寻思:“此梦非常,四句诗一字不忘。”正不知甚么缘故,忽听得远远晓钟声响,心中顿然开悟:“分明前世在孝光寺出家,为色欲堕落,今生受此苦楚。若得佛力覆庇,重见天日,当一心护法,与僧交好。另,心中还暗暗记住,一定得去西湖寻找红莲……”

少顷天明,只见狱官进来称贺,说:“圣旨赦学士之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得赦,才出狱门,只见佛印禅师站于门首,问讯道:“学士无恙?贫僧相候久矣!”

原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逮之日,佛印也离了湖州,重来汴京大相国寺住持,寻找苏轼。如今,佛印又再次寻找到了苏轼,那么,冤有头来债有主,前世婚嫁今世酬,小红莲重遇苏轼也不会太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