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倭寇风云(1 / 2)

棘圜志 月湾的莎菈 3312 字 6天前

六月的雨季来临,连日阴雨让苏州城笼罩在一片潮湿中。济世堂的药材架上,几株贵重的药材已经出现了发霉的迹象。

\"又要损失一批药材了,\"沈明轩看着那些微微发黑的草药,不禁皱眉。这些都是前不久从海商那里购入的贵重药材,没想到会遇上这样的天气。

正想着要如何处理,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师父!\"张若兰快步走进来,脸色凝重,\"出事了。\"

沈明轩见她神色不对,立即放下手中的药材:\"怎么了?\"

\"太仓那边传来消息,发现了几具可疑的尸体,\"张若兰压低声音,\"看伤势,很可能是倭寇所为。\"

\"倭寇?\"沈明轩眉头一皱。最近几年,倭寇的活动确实日益猖獗,但一般都在沿海活动,很少深入内地。

\"不止如此,\"张若兰继续说,\"死者中有一个是我们的线人,他之前一直在跟踪一批可疑的海商。\"

沈明轩立即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白衣堂在海外贸易中布置了不少眼线,就是为了监控倭寇的动向。如果线人被杀,说明对方很可能发现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带我去看看。\"他简单收拾了一下医具。

出门时,思雨正好从书房出来:\"父亲要出诊吗?\"

\"嗯,太仓那边有点事。\"沈明轩略作停顿,\"你在家好好看书,让小翠照顾你。如果有病人来,就说我明天回来。\"

思雨点点头,但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她已经能从父亲的神情中察觉到事情的不寻常。

雨中的路不好走。马车颠簸了大半日,终于到达太仓。这里靠近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运码头,也是海商们的主要聚集地。

\"尸体在哪里?\"下了马车,沈明轩问道。

\"被官府暂时安置在了仓库,\"张若兰说,\"我已经让人守着,不会有人动。\"

仓库里光线昏暗,几具尸体整齐地摆放在地上。沈明轩仔细查看,很快发现了一些异常。

\"伤口很特别,\"他指着其中一具尸体的颈部,\"这种切口,是倭国特有的武士刀造成的。但是......\"

\"但是什么?\"

\"太整齐了,\"沈明轩说,\"倭寇行事一向粗暴,不会如此干净利落。这更像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杀手。\"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张若兰快步出去查看,很快回来报告:\"又发现了一具尸体,就在码头附近。\"

新发现的尸体明显是刚死不久,身上还带着温度。最引人注目的是,死者的手中紧紧攥着一块布料,上面绣着一个奇特的图案。

\"这是......\"张若兰仔细看了看,\"似乎是某个商号的徽记?\"

\"不,\"沈明轩的表情变得严肃,\"这是倭国长崎商会的标志。看来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我认识这个标志,\"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响起。

沈明轩转身,看见一个衣着褴褛的老渔民站在仓库门口。张若兰认出了他:\"是老刘头,在这一带打渔几十年了。\"

\"说说看。\"沈明轩示意他进来。

老刘头搓着手走近:\"前些日子,我在外海打渔时见过一艘商船,船帆上就绣着这个标志。那船很特别,既不像我们的福船,也不是倭国的千石船。\"

\"特别在哪里?\"

\"船身很窄,但很长,像是专门设计用来快速航行的。\"老刘头回忆道,\"最奇怪的是,那艘船走的不是正常商路,而是往内河方向来了。\"

沈明轩和张若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内河是禁止外国商船驶入的,除非有特殊通行令。

\"还有一件事,\"老刘头压低声音,\"那天晚上,我看见有人在偷偷往船上搬运箱子。箱子很重,搬运的时候发出金属撞击的声音。\"

\"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三天前。\"

三天前......沈明轩快速思索。这个时间点正好和第一具尸体的死亡时间吻合。

\"有件事很奇怪,\"张若兰突然说,\"如果真是倭寇,为什么要用自己商会的标志?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除非......\"沈明轩若有所思,\"他们根本不在乎被人发现。或者说,这个标志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一阵骚动。一个白衣堂的弟子匆匆跑来:\"不好了!发现了新的尸体,这次是在城中!\"

\"城中?\"张若兰脸色一变,\"他们已经渗透到城里了?\"

\"带我去看看。\"沈明轩快速收拾医具。

新发现的尸体在一家茶楼后巷。与之前不同,这具尸体明显经过了专业处理,现场几乎没有血迹。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死者的衣领内侧绣着一个小小的符号。

\"这是......\"张若兰仔细观察,\"海防部的暗记?\"

\"没错,\"沈明轩的表情更加凝重,\"看来死者是海防部的密探。有意思的是,他的死法和之前那些人完全不同。\"

\"哪里不同?\"

\"你看这里,\"沈明轩指着死者的后颈,\"一针毙命,手法极其老练。这不是倭寇的风格,反而像是......\"

他突然停住,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像是什么?\"张若兰追问。

\"像是我们江南一带的特殊手法,\"沈明轩缓缓说道,\"这种点穴术,一般只有特定门派的人才会。\"

这个发现让案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倭寇、商会标志、海防密探、江南武术......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

回到济世堂临时驻点,沈明轩在纸上列出了所有线索:

倭国长崎商会的标志

可疑的快速商船

深夜搬运的金属箱

海防密探的死

江南特殊武功

\"这些线索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他喃喃自语。

张若兰泡了壶茶,递给他一杯:\"我派人去查了那艘商船的动向。据说它在内河停留了一天,然后就消失了。\"

\"消失?\"沈明轩抬头,\"一艘商船怎么可能凭空消失?\"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张若兰说,\"那天恰好有一支官府的漕运队伍经过。\"

沈明轩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你是说......\"

\"他们可能混在漕运队伍中了。\"张若兰点头,\"这样就能避开查验,神不知鬼不觉地运送货物。\"

\"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内应。\"沈明轩思索道,\"而且还需要相当高的地位才能调动漕运......\"

话未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白衣堂弟子慌张跑进来:\"不好了!汪老爷出事了!\"

\"汪直?\"张若兰脸色一变。汪直是太仓最大的海商,同时也是白衣堂的重要合作伙伴。

\"他被人劫持了,\"弟子喘着气说,\"就在刚才,有人闯入他的宅院......\"

没等他说完,沈明轩已经抓起医箱:\"带路。\"

汪府位于太仓最繁华的地段,平日戒备森严。但此时大门敞开,院中一片狼藉。几个护院倒在地上,都是被点了穴道。

\"好熟悉的手法,\"沈明轩检查了一下,\"和那个海防密探是同一个人下的手。\"

\"找到这个!\"张若兰突然从书房的地上捡起一张纸条。

纸条上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子时,白龙王庙。\"

\"白龙王庙......\"沈明轩回忆着太仓的地形,\"那是码头附近的一座破庙,已经荒废多年了。\"

\"看来对方是在引我们过去,\"张若兰说,\"很可能是个陷阱。\"

\"陷阱也要闯,\"沈明轩说,\"汪直知道的太多,不能让他出事。况且......\"

他看了看天色:\"现在去布置,还来得及。\"

张若兰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我这就调人手。\"

\"等等,\"沈明轩叫住她,\"告诉兄弟们,一定要记住这几个要点......\"

夜色渐深,白龙王庙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阴森。破败的庙宇周围长满杂草,不时传来老鼠的窸窣声。

\"人都布置好了,\"张若兰悄声说,\"庙的周围和附近的制高点都有人手。\"

沈明轩点点头,他已经换上了一身夜行衣:\"记住,不管发生什么,都按计划行事。\"

子时将至,破庙中飘出一缕檀香。这种香气有些特别,沈明轩闻出了里面掺杂的一丝毒性——是倭国特有的\"幻魂香\",能让人陷入短暂的迷幻状态。